先前,曾有動物研究表明,父親年齡越大,後代壽命可能越短。近日美國史丹佛大學團隊則再次證明了「高齡爸爸」對孩子的危害,包括出生體重低、患癲癇等,研究成果發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期刊上。
高齡爸爸已成為趨勢
早在2017年,論文通訊作者Michael Eisenberg就曾指出,「高齡爸爸」的數量正在攀升,約有10%的嬰兒的父親是40歲以上,而40年前,這個比例僅為4%。基於這種趨勢,了解父親年齡對嬰兒和母親健康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
過去也有研究指出,50歲的父親,他們的小孩除了肢體協調外,其他各項的表現遜於20歲父親的小孩;父親年齡越大,小孩的表現可能越差,智商也越低。
高齡爸爸的嬰兒體重輕、癲癇機率高
而在這項新研究中,團隊分析了4050萬份出生數據,他們控制了可能使父親年齡和出生結果之間的關係產生偏差的一系列參數,如種族、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吸煙史、護理情況以及母親的年齡。
分析結果顯示,一旦父親的年齡到達35歲,後代的出生風險會略有增加;而隨著父親年齡再增長,後代的出生風險會急劇增加。父親年齡大於45歲的嬰兒進入新生兒加護病房、早產以及出生時體重偏低的可能性要都高出14%;此外,患癲癇的可能性要高出18%。而如果父親年齡大於50歲,他的孩子進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機率要高出28%。
父親年齡跟媽媽的妊娠糖尿病有關係!
該研究中,科學家們還獲得了一個讓人驚訝的發現:似乎「父親的年齡」還與「母親妊娠糖尿病風險」有關。父親年齡大於45歲,配偶患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要高出28%。
會有人反駁,這可能是因為高齡爸爸的配偶年紀普遍也較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已經講媽媽的年齡因素排除,因此並不存在這個原因。Eisenberg指出,這背後的生物學機制仍不清楚,但他懷疑與母親的胎盤有關。
接下來,團隊希望調查其他群體,以確認年齡與出生風險之間的關聯,同時也將開始破譯一些可能的生物學機制,「更好的理解父親的生物學角色,顯然對後代很重要,並且可能對母親也很重要,」Eisenberg總結道。
參考資料:Older father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birth risks, study reports
期刊小檔案: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是一份在全世界廣受歡迎及閱讀的同行評審性質的綜合醫學期刊,創刊於1840年,在2004年由英國網路衛報評選為國際網際網路上5大最聲名卓著的健康醫學網站。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