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上腹痛⋯要判斷是肝炎還是膽管癌,只能靠超音波!

上腹痛、黃疸,出現這些症狀,很多人第一會先想到是肝炎、肝臟腫瘤,或是其他的癌症病變,但去檢查時,肝臟的指數又不是特別高,再經過超音波的檢查,才發現是根本沒想過的「膽管癌」。

膽管癌是什麼?

膽管癌又稱膽道癌,非常的少見但病程非常凶險,基本上發現都是在後期無法手術的時候,但無法手術的患者5年存活率只有20%;大部分早期發現的患者,都不是因為「症狀」而發現,而是在例行的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發現肝臟有陰影,才得知自己得到膽管癌。

膽管是膽汁運送的通道,分為肝外膽管、肝門膽管與肝內膽管,大部分的膽管癌都是肝內膽管,因為發生在肝臟內,又分成左右兩邊,即使有腫瘤也還是可以排放膽汁,所以初期幾乎沒有症狀,要等到腫瘤已經侵襲周邊血管、才會有黃疸或是上腹痛的症狀。肝外膽管、肝門膽管癌則可能在腫瘤1、2公分時就有症狀,比較容易早期發現。

但肝門膽管癌長在肝臟的正中央,所以即使早期發現,也很難進行手術。目前只能確知膽管容易反覆發炎的膽道結石患者、潰瘍性大腸炎患者、原發性膽道硬化症、膽道囊腫,或是膽管跟胰臟結合異常、有家族史、肥胖,以及60歲以上,都是高風險群,但也有人健健康康突然就罹患膽管癌。

另外,血液腫瘤指標、肝功能指數,都沒辦法看出是否有膽管癌,等到症狀出現也來不及,所以建議中年以後就開始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是最有效的檢查方式。

膽管癌怎麼治療

膽管癌最糟的一點是,會阻礙膽汁的流出,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可能引發細菌性敗血症。所以治療的重點,是要先疏通膽管,放支架引流,讓膽汁可以順利流出。

不過要治療膽管癌最好的方式,還是要進行手術,切除範圍要看腫瘤的位置,還有患者身體的狀況,如果身體比較虛弱,可能也不建議手術;而膽管癌的腫瘤,因為周邊有很多器官、血管,所以可能要切除膽囊、膽管、肝臟、胰臟頭部或十二指腸等器官,但切除範圍過大,也不建議手術。

但化療、放療對膽管癌的治療效果很差,反應率大概只有20~30%,只能當成支持性的療法,讓患者延長壽命、維持生活品質。另外,目前有光動力療法,可以選擇性破壞腫瘤組織,但也沒辦法治癒,不過改善患者生活品質的程度比較高,只是費用一個月要幾十萬元不等,也是一個負擔。

延伸閱讀

95%的膽管癌患者因為黃疸就診,易被誤診肝炎的膽管癌如何判斷?
精準醫療:膽管癌平均壽命只有2年 SBRT電療法帶來新希望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