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報告,癌症只有5-10%是和遺傳基因相關,更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患者的生活環境、生活型態、飲食習慣。若是在長期不健康的生活型態下,體內容易有慢性發炎,某些細胞組織的微環境失衡惡化,使DNA受損細胞修復無力,免疫力降低,導致癌化細胞的發展,進而讓腫瘤、癌症發生。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表示,鑑於癌症的發生是體內微環境的「失衡」,想要治療好癌症,就需要激發出自己內生的排斥力量,找回平衡。這種力量70%靠醫療,30%靠自己,「所有的治療,中心思想就是如何讓病患的免疫力提升,包括手術、放療,甚至化療或免疫治療皆一樣。」
腫瘤會讓微環境惡化
要理解為什麼自癒力是可以被激發,必須先了解腫瘤微環境是什麼。正常組織的微環境是分工共生、沒什麼發炎現象的好環境。「但是,腫瘤細胞所在之處,必有一些免疫細胞、血管細胞、間質纖維細胞、發炎物質等等為其幫凶,」季匡華表示。
腫瘤細胞代謝的特色,使得他們得以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腫瘤細胞先透過酸化、缺氧、自由基增加、限制營養資源等等方式,把腫瘤附近的環境搞壞,再進一步控制周圍的細胞,協助腫瘤細胞的壯大。
手術之前 先用2個星期激發免疫力
手術拿走禍源,化療放療殺死癌細胞,打PD-1等免疫抗體,都是逐步的改善微環境。不過,在早期癌的手術之前,季匡華主張,可以先花個2個星期的時間,做很短暫的免疫治療、低劑量放療或化療,維持免疫力,刺激身體內生的排斥能力。
「這些低劑量放療可以幫助身體認知腫瘤位置,在手術後更知道要在哪個部位提升自癒能力,」季匡華建議,手術前熱療也是一個很有效的手段,術後更可以使用免疫治療加上熱療維持來免疫力。
若是晚期癌,可以找一個大的腫瘤區域,給予放療加上熱療,少許化療,以及免疫節點治療,就很有機會激出免疫力,逐步的擴大戰果,讓全身的腫瘤微環境改變。
脂肪、不良姿勢都會影響微環境
喜悅健康診所健康顧問Andrew Nicholls則指出平時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如果體內循環不能提供好的營養,沒有將廢物毒素送離,任何廢物的積累都可能是潛在的疾病發生處。因此,保持良好的細胞組織的微環境,是預防和治療癌症的關鍵。」
Andrew Nicholls補充,多餘的脂肪組織會堵塞細胞外淋巴流動,不良姿勢壓縮器官和液體系統也是如此。所以,甩掉過多的脂肪,維持有效的運動以及保持正確姿勢,都是相當重要的。
最後,Andrew Nicholls指出,營養物質-尤其是礦物質-對於提供靜電電荷讓細胞壁與內部和外部環境傳遞訊息是極為重要,包括鎂、鈣、鈉和鉀,都是重要的電子電荷載體。此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D、E與植化素等的植物食物,都是我們可以從日常飲食中攝取、並藉此維護微環境很重要的營養素。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