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這樣煉成:丟開書本出去跑跑跳跳、跟朋友一起玩

許多爸媽常會覺得孩子很情緒化,動不動就生氣、哭鬧,或是很沒有同理心,都不會為別人著想,要別人一直要求才會做到。但其實在大腦的發展上,同理心也是需要被刺激的一塊,如果從小就缺乏社交刺激,自然也無法從中學會「同理心」,對比教育體制的現況其實是環環相扣的。

美國兒童創傷醫學博士布魯斯.D.培理,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創傷壓力對兒童身心所造成的影響,而他認為,即使是一般人眼裡「正常」家庭下成長的孩子,還是有可能被忽視,而這種忽視會導致他們失去同理心。因為整體的社會氛圍、教育體制,都只告訴孩子「要拚命追求自己的成就」,而不是「與人合作」,再加上繁重的功課導致他們在孩童的學習階段缺乏社交,因此造成長大後的心態冷漠也不足為奇。

兒童更需要的不是認知發展,是抒發情緒跟生理需求

培理認為,我們的教育體制過於注重認知發展,幾乎完全忽略兒童在情緒與生理上的需求。二十年前,小學制定充分的午餐時間與休息時間,規定學童每週都必須上體育課,那時的孩子晚上很少超過一小時還寫不完家庭作業,也能夠記得何時該交作業,並且在期限內獨自完成,至於需要家長協助的大型活動,一年只會出現幾次。跟

對於幼兒的身心發展,尤其是發育普遍比女孩慢的男孩,這些事情全都有所助益,學校方面知道,兒童只能維持短時間的注意力,需要自由時間去活動、玩耍與學習社交。

圖片來源:<a href="https://unsplash.com/photos/FtZL0r4DZYk">Unsplash</a>

我們太急著確保孩子像鄰居家的孩子一樣擁有「充實」生活的同時,其實也在剝奪他們發展人際關係的機會。培理認為,兒童的大腦需要的不只是單字、課程與規畫良好的活動,還需要關愛、友誼與玩耍和做白日夢的自由。家長們如果能有這個認知,也許就更能夠抵抗社會壓力,開始敦促學校朝更有利於兒童身心發展的方向調整政策。

此外,我們的教育體制與社會普遍忽視人際關係重要性的風氣,正在削弱同理心的發展。如同語言,同理心也是人類的基本能力,可以定義我們的為人;同樣地,同理心也跟語言一樣,需要透過學習來培養。正常來說,我們在幼年時期會發展出語言能力與同理心,但孩子若要培養同理心與仰賴其建立的社交技能,十分需要環境的刺激。

現在有太多幼兒花愈來愈多的時間處在過於按部就班與僵化死板的環境中,幾乎沒有時間去交朋友,以及反覆練習發展同理心所需的能力。培理也發現,更糟的是,他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通常也很有限,其餘的時間往往全被功課或是電視、電腦和電玩遊戲佔滿。

大腦的發展具有使用依賴性,不運作就會失去功能。如果我們不給孩子時間去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建立人際關係、解決衝突與協調複雜的社會階級,他們大腦中對應這些能力的區域就會發展不良。如同赫迪所指出的:「我們了解同理心的其中一件事,就是人只有在特定的教養條件下,才能發揮潛力。」因此,假如你未能透過充滿關愛與活力的社會網絡去滿足這些條件,孩子的潛能將會無法展現。

讓孩子面對適當的挑戰

培理認為,我們也必須了解,並非所有的壓力都是不好的,孩子除了需要安全感,也需要挑戰與冒險。

為人父母想保護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們也得反省,自己是否太過於保護孩子,畢竟,最安全的操場沒有鞦韆、溜滑梯、不平坦的地方、樹木、其他小孩,一點樂趣也沒有。兒童的大腦由他們緩慢與反覆做的事情形塑而成,如果他們沒有機會練習解決輕微的問題與承擔選擇帶來的後果,就難以面對更大、更重要的決定。

現代人習慣一切安全至上,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傾向從孩子出生起到高中時期都嚴密監視與指導他們,讓他們在上大學之後才擁有絕對的自由(也有一些父母在這段時期依然緊迫盯人)。我們必須記住,人類歷史上,青少年很早就承擔成人的責任,能夠妥善克服挑戰,許多青少年的問題都源自於發展中的大腦缺乏適度挑戰的刺激。

大腦掌管決策的區域,至少要到二十幾歲才會發展完全,而促成它們發展的正是做決定的經驗,在這當中,必然也會冒一些風險。我們需要讓孩子有嘗試與失敗的經驗,如果他們因為沒有經驗而做出愚蠢、短視的決定,我們必須讓他們承擔後果。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做出不當的決策,讓吸毒或打架等錯誤惡化變成危害生命的大災難。

不幸的是,這正是我們目前的「零容忍」政策在做的事情──孩子違反這類的校規,就勒令他們退學。

—本文摘自柿子文化出版《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

延伸閱讀

ADHD是一種生理疾病!長庚醫師陳錦宏:用愛是不能治療的

《週末心理話》我們都是好人,但為什麼會變成欺負人的人?

專家這麼說:基因有可能會影響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