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心理話》報復欺負自己的人,是為了過得「更開心」

「復仇」一直是戲劇中常出現的一個題材,不管是在連續劇、電影、文學作品或是遊戲,甚至現實生活中都可以隨處見到「復仇」的概念。像是對於刑罰的討論,就有一派認為那是一種「受害者的復仇」,但是反對的那一派就認為復仇是不理智的,認為不應該放任這種復仇的心理。

復仇真的是不理智的嗎?

在很早很早以前,人類就有「復仇」行為跟想法,像是古巴比倫的漢摩拉比法典,或是古代的「子報父仇」,都是經典的復仇概念。這種復仇的心理可以讓人有強大的驅動力量,能做平常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在《史記・刺客列傳》中,就提到一位名為豫讓的人,為了復仇竟然把自己的臉染黑、聲音弄啞,就是為了讓仇人認不出他來。

不過這種帶有攻擊性的復仇行為,一直被認為是不理智的,但其實在心理學的研究中,發現當人復仇的時候,其實會刺激大腦中感到愉悅的區域,所以復仇的當下的確能幫助受害者獲得心理上的平靜、快樂,不過這種快樂只能持續短暫的時間,而之後會慢慢混雜進其他的情緒、不全然是快樂的。

但許多人正是為了復仇後得到的那種快樂而去復仇,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的心理學家David Chester,跟肯塔基大學的Nathan DeWall,在《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在實驗當中,他們故意激怒受試者,然後允許他們用針刺拒絕他們的人的人形偶,結果被激怒的人,針刺的次數是沒有被激怒的人的幾倍。

但研究團隊給那些被激怒的人一種「抑制情緒的藥丸」後,那些被激怒的人就不刺人偶了,但研究人員說,其實那些藥丸只是維生素、是安慰劑,根本沒有任何的效果,但受試者因為「預期自己不會感到愉悅,而不去復仇」。

所以復仇真的是不好的嗎?

上述的研究也顯示出,人們去復仇並不是一時衝動下的結果,而是經過大腦思考推理的,如果認為自己不會從復仇中得到愉悅感,就不會去進行復仇。但是復仇當下的愉悅感過了之後,我們也看到不少人會陷入重新回想痛苦的輪迴,這樣真的還能保持著愉悅感嗎?

德國心理學家Mario Gollwitzer在2011年一篇刊登在《Social Psychology,》(社會心理學)提到,除了復仇之外,當復仇結束後,人們能讓對方知道「因為你做了哪件壞事才會被復仇」,而且對方懺悔,才能感覺事情終結、獲得真正的愉悅;如果對方反而覺得自己一點錯都沒有,復仇者會比沒有復仇的時候更加的不爽。

而現實上,被復仇的人也可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所以又會開啟新一輪的復仇,最後雙方都會陷在自己是受害者的情緒中,沒辦法逃脫出來。

所以如果真的要復仇,可以先去找一件讓自己可以非常愉快的事情來做,或許能取代渴望復仇那種快感的心情,更能冷靜下來去省思自己是不是真的能獲得愉悅感。

期刊小檔案

《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誌》是美國心理學會出版的一份心理學學術月刊,被認為是社會心理學和人格心理學領域的頂級刊物,重點是實證研究報告,不過也發表專業化的理論、方法以及評論文章。

延伸閱讀

《週末心理話》我們都是好人,但為什麼會變成欺負人的人?
《週末心理話》你是不是過度善良,總是讓自己受傷?
《週末心理話》人會合理化自己的錯誤,都是大腦惹的禍!

圖、文/盧映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