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驗出尿液潛血,除了結石還可能是癌症

阿華在做定期健康檢查的時候,發現尿中有潛血,緊張的跑去看醫生,但做了尿路檢查沒有發現結石,又做了腎臟超音波也沒發現腎臟病變,醫師說還可以再觀察看看,叫他回去注意自己有沒有其他症狀。雖然隔了幾天也不痛也沒有其他不舒服,但他還是有點不安,不知道那個血到底是從哪裡來。

肉眼看得見的血尿

很多人都聽過「糞便潛血」檢查,代表可能有大腸息肉或是大腸腫瘤,所以讓大家一聽到檢查結果是陽性就很緊張。而其實尿液中也可能有肉眼看不見的血液,檢查就叫所謂的「尿液潛血」。

會疼痛的血尿,通常用肉眼就能看到尿液中有些鮮紅色,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尿路結石,其他原因還可能有泌尿道急性細菌感染、尿道外傷、泌尿道畸形等造成發炎,鮮血比較集中在前段尿,所以容易看到。如果是比較後端的結石或發炎,如腎結石,或是膀胱炎、腎臟炎,不一定會有肉眼可見的鮮紅色血滴,但也可能有一些血絲出現。

而暗紅或是暗黑的尿,代表是溶血性疾病,也就是血液在流到尿液的時候,紅血球已經破裂、釋放出血色素,或是血紅蛋白,所以呈現暗色;這類稱為「血紅素尿」,最常見的是橫紋肌溶解症、惡性瘧疾、敗血症,或是重金屬中毒、維生素D中毒等,但蠶豆症、鐮刀型貧血等先天溶血性疾病,也可能出現溶血的血尿。

尿液潛血中的警訊

但尿液中看得到的血多半是好處理的結石,而肉眼看不見的血液最常見的原因卻是「癌症」,因為看不見,表示流血的量沒有那麼大,是慢慢、慢慢的出血,通常是緩慢生長的腫瘤摩擦血管造成的出血,所以也不會感覺疼痛,稱為「無痛性血尿」。最常見的是膀胱癌,再來是腎盂癌,如果超過40歲以上、又有無痛性血尿,就要當心自己是不是有癌症。

另外常見的,可能是腎絲球腎炎,因為腎絲球就像我們淨水的「大分子過濾器」,會把蛋白質、紅血球、水分這種大分子留下來,所以會造成蛋白尿跟血尿,通常會是免疫疾病的前兆,像是紅斑性狼瘡、B型或C型肝炎、紫斑症等,而慢性的腎絲球腎炎,根據統計,是台灣人引發腎衰竭的第一名原因。

而小孩子常見的血尿原因,很可能是2種遺傳疾病造成,一個是「遺傳性腎炎」,另一個是良性再發性血尿。遺傳性腎炎會導致反覆的血尿與持續的腎功能惡化,甚至造成聽障與視障;而良性再發性血尿也是無痛性血尿為主,但腎功能不會惡化,只需要持續追蹤。

但出現血尿的原因百百種,如果檢查出血尿,卻沒有結石、腎臟超音波也沒有異常,建議讓尿液送顯微鏡檢查,並抽血驗生化、免疫等反應,甚至可以考慮做膀胱鏡檢查,避免錯過癌症、或是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從尿看自己的病!專科醫師提醒尿液顏色要這樣看
台灣每年700人死於泌尿上皮癌!40歲以上該做這幾點預防癌症
腎盂腎炎、腎絲球腎炎、間質性腎炎 這3種腎臟炎差在哪?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