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怎麼自我照護?不好意思問醫生 LINE機器人有問必答

肺癌治療日新月異,愈趨複雜及個人化,效果也有顯著改善,然而仍有不少病人因知識不足和恐懼害怕,甚至先尋求偏方而延誤治療。今年2月就有一位沒有抽菸習慣的50歲女士就醫時懷疑是肺腺癌,當醫師告知要切片檢查,便嚇得不願回診並拒絕治療,反而尋求傳統草藥,後來症狀更嚴重,短短4個月病情惡化、多處腦轉移,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根據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的最新統計,癌症連續37年居首位,其中,肺癌為癌症死因之首;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更顯示,台灣每年約新增的肺癌患者高達13,000多人。

「臨床常見肺癌病人往往是『發現晚』、『治療晚』,」陳育民解釋,由於多數肺癌好發位置周圍沒有痛覺神經,常是癌細胞已吞噬肋膜,才會感覺疼痛,或患部已產生積水,導致出現氣喘症狀才會被察覺;超過半數患者確診時已是局部轉移或晚期。

台灣女性不抽煙反肺癌 致病機轉年底公布

「而且,台灣的肺癌患者與全世界不同,有半數是沒有接觸肺癌高風險因子(如:抽煙)的女性,」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說,針對這個問題,國健署已經委託收案1萬名女性肺癌患者,希望能夠找出台灣女性獨特的肺癌機轉。

他表示,初步的研究成果約於年底出爐,「也希望透過研究,可以給出更精準的肺癌篩檢建議。」與此同時,王英偉也呼籲,健檢沒有問題後,許多民眾會因此放鬆警惕,更甚者會覺得反正沒有肺癌,因此重拾菸癮,「民眾應該要知道,去除肺癌致病因子,才是避免肺癌的正確方法,並不是健檢完就不會肺癌。」

《肺癌攻略》上線  推動醫病共享決策SDM

8月1日世界肺癌日前夕,癌症希望基金會與國民健康署、台灣肺癌學會、癌症醫學會等團體共同提醒國人重視肺癌防治,並推出專為肺癌病友治療而設計的數位工具《肺癌攻略》。

「提升病人知能,以病人為中心、相互尊重的醫病溝通是關鍵,」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說,這也是為什麼國健署積極推動「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在醫療決策前,醫病共享各種實證根據的治療資訊,結合病人自身偏好與價值,共同參與醫療照護、達成醫療決策共識。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為讓癌症病人與醫師有效溝通,基金會特地推動開發《肺癌攻略》,希望能成為醫病共享決策的最佳輔助工具。

他指出,這項專為肺癌病友設計的治療指引,是台灣首創以LINE智慧客服Chatbot為主軸的數位工具,可以協助癌友了解治療資訊,並與醫療團隊順暢溝通,「有別於平鋪直述的衛教單,《肺癌攻略》是用對話的方式,癌友問一句,《肺癌攻略》針對問題回答,就像有一個專家幫癌友答疑解惑,癌友可以更快掌握自己的情況。」

長輩閱讀吃力 用聽的也可以

《肺癌攻略》設計有兩種版本:除了Line Chatbot 供病人及家屬自行使用外,另有網頁版可供醫護人員運用電腦或iPad引導病人或家屬使用,而且附有語音功能,方便長輩聆聽就能使用。

前醫藥記者惠敏本身是肺癌病人,她說,《肺癌攻略》像是簡易版的數位武功祕笈,為了讓肺癌病友及家屬更親近使用,癌症希望基金會特地請來台灣當紅文創公仔Kuroro代言,「應該是目前最可愛的SDM數位工具了。」

只須在LINE上加入《肺癌攻略》為好友,Kuroro就在LINE上的聊天頁面,一步步帶領病友理解治療路徑、選項,便於與醫療團隊溝通、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一半肺癌患者不抽煙!專家教你避免被忽略的室內空汙

馬如龍肺腺癌纏身逝世 但肺腺癌並不是最可怕的一種肺癌

遠離肺癌 你真的需要做低劑量電腦斷層嗎?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