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子更容易骨質疏鬆!骨骼健康不靠減肥、要靠「緊實」身材

窈窕身材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體型,尤其是看到自己肚子的時候,更有一種「好想瘦」的感覺。但其實減重還是要看情況,如果不分青紅皂白的減,可能會連骨質都一起減掉了。

變瘦竟然也會造成骨質疏鬆!

大家都知道骨質疏鬆是鈣質的流失,所以記得拚命補鈣、吃鈣片,但卻忽略了「骨頭也需要壓力的刺激才能成長」。因為骨骼是用來支撐身體的,就像是地震帶上的房子一定會有耐震補強,骨骼在生長的時候,也會根據承受的重量,來決定要長得多堅固。

所以體重較重的人,骨質密度會比很瘦的人還要高,如果骨質不足,就沒辦法支撐這麼重的體重,會連日常行動都很困難、動不動就骨折;所以過輕的人,身體反而會覺得不需要這麼強壯的骨骼,而把吃進去的鈣質排掉,也讓骨質慢慢流失掉。

而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陳亮恭說,過了30歲之後,肌肉每年會流失1%,但脂肪會慢慢堆積,所以過了30歲的體重下降,通常是表示肌肉被替換成脂肪了,而脂肪過多,也會讓鈣質的利用率下降。

根據骨質疏鬆症學會資料,過瘦會讓營養的吸收效率下降,所以不管是過瘦、或是因為肌肉減少導致體脂肪比率增加,都會讓鈣質的吸收利用率也下降,反過來說,鈣質不足也會讓脂肪增加,變成惡性循環。

如果是女性的話,這種情況會更嚴重。因為過瘦的女性,內分泌會失調、導致荷爾蒙不平衡,而骨質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雌激素等女性荷爾蒙在保護,所以過瘦的女性骨質流失速度會跟更年期的女性一樣,突然暴衝成同年齡層的2倍。

不要過瘦、不要過胖是保護骨骼的最好方式

陳亮恭說,根據陽明大學跟富邦人壽共同合作「國人高齡健康風險評估模組」研究上,發現大約在50歲左右還過瘦、或是體重減輕,代表不只可能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連肌肉都已經流失到一定程度;而這些問題,其實從30歲就開始發生,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還不太有感覺。

「所以『從體重看健康』是不夠的,其實我建議可以去測InBody、看身體組成分析,了解自己到底是肌肉多,還是脂肪多。但總歸一句,30歲之後,建議一定要把鍛鍊肌肉列入每週、每天的目標,而50歲之後,體重超標一點點沒關係,除非已經到達過胖的地步,或是體脂肪過高,不然也不需要刻意減肥。」陳亮恭說。

而即使減肥,陳亮恭也說不要單靠節食,一定要配合運動減肥,如果沒有時間做高強度運動,也要保持每天快走的習慣,「人要活就要動,有動才能讓骨骼也更健康。」

延伸閱讀

30歲前增加10%骨質 骨質疏鬆能延緩13年!
每天多走3000步 陳亮恭教授:一年後失智風險降低52%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