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忽冷忽熱,最適合吃個進補的火鍋,但火鍋總是會讓人想到「痛風」,許多餐廳甚至還推出「海鮮痛風餐」,用「得到痛風」來強調自己的海鮮都很新鮮。不過對於醫師來說,想要吃火鍋又可以預防痛風,其實還是有一些小撇步。
能減少痛風的2個小迷思
一說到「痛風」,大家都會想到火鍋,因為火鍋的湯底,或是海鮮這種配料都含有高普林(嘌呤),而嘌呤在代謝的時候,會產生尿酸、堆積在關節的地方,引起痛風;所以這2個都是誘發痛風的因素,但許多餐廳甚至還推出「海鮮痛風餐」,用「得到痛風」來強調自己的海鮮都很新鮮。
為了解決想吃火鍋、又不想有尿酸的問題,也有許多「小撇步」出現,試圖讓自己能享受火鍋的美味,但又不會有痛風的危機。
一、火鍋裡面加醋
在火鍋裡加醋,就是一個很常見的「小撇步」。因為尿酸在「酸性」的環境中比較容易結晶,而醋在人體中會變成鹼性,可以增加體內的酸鹼值,就不容易讓尿酸形成結晶。也有名人出來說自己是靠著喝醋而改善痛風的,像是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副院長徐榮源。
對於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文展來說,「喝醋」的確在學理上可以通,也的確可以讓尿酸不容易變成結晶,自然也就不容易「發作」痛風了;「但他們可能忽略了一件事,就是人體最多只能承受PH值7.4的鹼性,再鹼就會中毒,所以頂多只能讓尿酸不容易結晶,但體內還是有很多尿酸。」
蔡文展說,這些尿酸會沈積在其他相對比較酸性的器官中,像是腎臟,造成腎結石、或是腎臟的傷害,也有人會堆積在血管裡,變成心血管疾病,甚至造成不能勃起的性功能障礙。「喝醋只是不會痛而已,但其他地方還是會受傷!」
二、不吃高普林的火鍋
也有人會覺得,少吃高普林食物就可以避免得到痛風,但其實食物中的普林,只佔了我們身體尿酸來源的20%,有80%的尿酸是身體在代謝的時候製造的,所以痛風並不完全是食物造成的。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余光輝說,其實會不會得痛風,還是跟體質有關。
「尤其是常有人講豆類製品是高普林的食物,其實根本不是,拿去檢測,普林值幾乎是零!真正有高普林的食物,大概就像是海鮮、香菇,特別是魚皮,其他都還好。」余光輝說。
而蔡文展也提到,其實更容易引起痛風的,是人手一杯的「含糖飲料」(引起痛風的5個高危險因子第一名竟然是含糖飲料!),並不是傳統認為的高普林食物,所以只要有意識、知道自己的尿酸指數,也知道自己是不是容易誘發痛風的高危險族,其實偶爾吃一次火鍋是沒關係的。
容易得痛風的人
- 男性(得病率是女性的9倍)
- 有痛風家族史
- 男性超過40歲、女性超過50歲
- 痛風可能已經發作,只是你不知道!
余光輝說,其實痛風很容易跟其他關節炎區分,因為它一定有幾個明顯的特色,自己也可以初步判斷狀況,趕快去找「免疫風濕科」的醫師看診,才能獲得治療。
痛風特色
- 反覆發作(痛一下不痛、再痛一下不痛)
- 急性發作(每次發作時間頂多一星期,發作完就會像沒事一樣)
- 下肢小關節疼痛(或是下肢合併上肢)
- 疼痛的地方紅、腫
余光輝說,痛風看起來好像只要不痛就好,但其實尿酸結晶會沈積在身體的不同器官,最後變成像是粉筆、石頭大小的「痛風石」,造成上述說的腎結石、心肌梗塞、勃起障礙;「也有人因為痛風石壓迫到脊椎,造成四肢癱瘓的,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所以如果有發作過一次痛風,都建議一定要持續追蹤治療,余光輝說,過去的痛風藥物,多半是給消炎止痛藥,治標不治本;但如果給了降低尿酸的藥物,又容易造成藥物過敏,所以很多人不願意治療。但現在已經有「不會過敏的新一代降尿酸藥物」,也通過健保給付,吃3~6個月就可以控制得很好,如果有任何症狀一定要好好治療。
【蔡文展醫師小檔案】
- 現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高醫附醫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
- 專長:風濕病與關節炎、自體免疫疾病、過敏病
【余光輝醫師小檔案】
延伸閱讀
文/盧映慈 圖/ 巫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