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蘋果》報導,「國標女王」劉真2月7日在台北榮總進行主動脈狹窄置換瓣膜手術,不料術後心臟功能不佳,經醫療團隊緊急裝上葉克膜搶救,之後換裝心室輔助器等待換心,卻又因腦中風開了一次顱手術清血塊,但她病情每況愈下。《蘋果》報導,據院方消息,與病魔搏鬥45天的劉真,昨晚不幸辭世,享年44歲,曼妙舞姿成為絕響。
對此,台北榮總表示, 劉真因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於109年2月7日至本院接受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由於心臟功能恢復不良,先後置放葉克膜及右冠狀動脈支架,後續因心臟功能遲未恢復,於2月13日裝置心室輔助器,二月下旬及三月初先後發生腦部栓塞與出血,造成腦壓上升進行開顱減壓手術。術後雖一度有起色,仍因為腦壓過高,藥石罔效,於3月22日晚上22時22分不幸辭世,醫療團隊深感哀痛與不捨。
劉真因為患有心臟主動脈狹窄,在醫院進行手術,過程一度危險,還裝上了葉克膜,因為腦出血,緊急做了開顱手術。為了防止劉真嘴鼻潰爛,醫師在過程中有評估幫她拔管,考慮氣切。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諶大中就說明,一開始劉真裝上的「葉克膜」,是緊急時用來給予病患心肺功能支持,待病患肺臟功能恢復,只需心臟功能的輔助時,就可以考慮卸下葉克膜改裝「心室輔助器」。
諶大中表示,「心室輔助器」俗稱人工心臟,可以支撐心臟大部分的輸出功能,通常用於三種情況:
- 心臟功能不佳或心臟手術後的病人,協助其心臟功能的復原或改善。
- 為需要換心的病人在等待移植期間提供心臟功能的支持。
- 罹患末期心臟衰竭但不適合心臟移植的病人,長期裝置心室輔助器維生。
心室輔助器存在風險: 5 %病患可能會中風
然而,使用心室輔助器也存在有風險。諶大中指出,因為心室輔助器不像是人類的心臟具有脈搏,而是讓血液穩定平流,因此血液會出現改變。為了預防出現凝血,病人就需要服用抗凝血劑,但是此舉就會增加出血性中風的風險。
「一般來說,使用心室輔助器的中風比例不高,大概在 5 %左右。」諶大中指出。他表示,這一類患者的中風,就跟一般中風一樣,都是突如其來,再加上患者的神智不清楚,更加難以預先發現。
出血點在哪裡是關鍵!若永久性昏迷、癱瘓,恐再難換心
諶大中表示,一旦出現出血性中風,首先要先將血塊取出。「如果你沒有即時取出,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像是病患可能會癱瘓、醒不過來。」但是,因為凝血功能異常,出血部位會不斷擴大,加上血管長期因施打藥物鬆弛,血小板難以凝固,醫療團隊只能透過手術幫忙減壓。
假設出血部位是在腦幹,就要擔心影響呼吸、心跳功能受影響,即是動了手術,效果也不好。而如果出血部位是在大腦或小腦,便可以透過手術減壓、移除血塊,最壞的結果是語言、運動功能受影響。
文/林以璿 圖/盧映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