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視力變這樣要當心!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症狀、治療一次懂

糖尿病患者全國有兩百多位病友,在台灣是個嚴重的健康議題,尤其糖尿病患者有許多併發症,其中眼睛就是容易病變的器官之一,有0.34%患者有失明的危險,當糖尿病患者眼前的看到的畫面不一樣時該特別當心。

一、為什麼糖尿病患者要擔心「黃斑部病變、水腫」?

必須了解到,糖尿病在台灣盛行率7%是非常高,還高於國際的盛行率6%,且還有增加的趨勢,台大醫院眼科教授楊長豪指出:「主要是跟我們生活型態有關,但因為本身患者血糖代謝問題,造成身體代謝的問題,心肌梗塞的機率是常人2-6倍,且是主要喪失視力的主要族群。」

而眼睛的黃斑部佔我們眼球表面5%左右,但卻主掌我們90%視力,楊長豪主治醫師強調:「黃斑部裡面有很多的血管,因為糖尿病本身就會有微細血管的變化,當你有糖尿病問題,使血管中漏出的水分、夾帶蛋白質與脂肪積累在黃斑部,形成黃斑部水腫。」

造成視網膜中央的黃斑部水腫,稱為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病變,會造成視力障礙。此外,因為視網膜血管產生病,變而引起血管的滲漏,造成視網膜組織傷害,眼前影像變成模糊、扭曲、嚴重者會喪失視力。

二、黃斑部病變症狀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

  1. 視力模糊
  2. 視野扭曲變形
  3. 視野出現黑影盲點

三、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有哪些治療方式?

早期診斷治療是永遠是保住糖尿病病人視力最重要的關鍵,依照目前治療的方式有四大種:

  • 長效類固醇:降低眼內血管新生外,有效抑制發炎細胞,一針可維持4-6個月。
  • 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減少微血管的滲漏,阻斷眼內血管的新生,每個月要注射一次。
  • 手術:玻璃體切除術,並非100%有效。
  • 雷射光凝固手術:相較傳統的方式,減少水腫的狀況,沒有辦法改善病人視力。

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部長吳為吉分析:「通常有比較嚴重到水腫,這個雷射治療也不彰,我們會使用手術,但手術有一定的風險,因此現在治療的主流改為眼內注射(長效類固醇、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這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療方式。」

到底是要注射長效類固醇、還是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其實沒有一定的說法,必須看患者本身的狀況,因為兩者產生的副作用也不盡相同。如果是長效類固醇就不適合有心血管疾病、中風、孕婦等患者使用;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則不適用在眼壓過高、白內障的患者身上。

但患者有可能對其中一種眼內注射特別沒有成效,如今健保在今年三月通過,允許患者兩種注射藥物的轉換,讓患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四、平時有沒有照護的方式?

糖尿病患者若未積極治療,失明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5倍,但從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延後視網膜產生病變或惡化的時間,甚至有些患者血糖控制好後,眼睛的問題也跟著改善。

根據統計,糖化血色素若能控制在 7.0%以下,每年僅2%病人 視力惡化,因此醫師們呼籲,糖尿病患者還是要從飲食、運動、作息、各方面改善起,且在眼睛發生任何不適症狀時,應儘早就醫診斷。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研究:多運動減緩黃斑部病變!減少眼睛45%「新生血管」 

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治療新契機!健保三月起給付兩種機轉藥物,不用狂挨針

消除眼睛疲勞、保護黃斑部!葉黃素搭配 2 大營養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