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下,很幸運的度過了第一階段,在長吁一口氣的同時,包括前衛生署長葉金川、楊志良在內,不少公衛、防疫的專家都直言,「17 年前的 SARS 給了我們很寶貴的經驗。」而這同時也讓流感、腸病毒的疫情來到近年來的最低點。
但除了感謝之外,新冠肺炎可能隨時會有第二波,甚至更長遠來看,可能會再發生人類沒有遇過的新興傳染疾病。而這次新冠肺炎又能給我們什麼經驗去面對下一次的流行病?
為了面對下一次的挑戰,台灣疫情指揮中心喊出「防疫新生活」的口號,但在 6 月 7 日解封之後,上街戴口罩的人明顯變少,10 個人裡大約只有 2~3 人。
「其實我覺得防疫新生活的口號喊得很好,但大家真的知道這個『防疫新生活』具體來講,叫做什麼嗎?」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說。
邱政洵認為,防疫新生活至少要做到 5 個點,分別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實名實聯制、分艙分流管理」,而這些部分可以依照現在的疫情情況調整,但絕對不能完全沒有。
對於這次疫情可以過關,邱政洵認為台灣確實很努力,但運氣也非常好,所以如果要開放,不能只靠這種樂觀的態度,「只有大家保持防疫新生活,才能談真正的解封。」
防疫新生活的 5 大要點:口罩、洗手、社交距離、實名制、分艙管理
戴口罩:醫院、交通工具戴口罩要做到 100%
「戴口罩可以說是最有效、但成本最低的一種辦法。」邱政洵說,他以管理的角度來看,包括邊境管制、實名實聯制,其實都還是會付出一些管理上、經濟上的成本,但只有「出門戴口罩」這件事,幾乎不會負擔什麼成本,但卻非常有效。
例如原本確診人數節節攀升的捷克,在 3 月 18 日頒布全國口罩令、要求出外必須戴口罩之後,確診人數從原本超過 20%,開始一路下跌,到 3 月 28 日時已經只剩 11%,很快就脫離二位數的確診比率,而且一直維持平穩。
所以邱政洵也說,其實現在最重要的是要讓所有人了解「口罩是非常好、非常沒有成本」的防疫措施。
而從公衛的角度來看,戴口罩在很早之前,已經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一種防疫措施。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以前公衛學者會覺得,口罩只有生病的人戴就好,台灣已經更進一步的要求「去醫療院所也要戴」,沒想到從這次的經驗發現,其實所有人都戴上口罩,防疫的效果可以這麼好。
「戴口罩目前是一個顛覆了所有公衛學者之前對抗疾病的一個做法。」莊人祥說。
勤洗手:轉換空間就要洗手
而勤洗手跟戴口罩一樣,都是很早之後就被提出的防疫觀念,但真正落實的效果,絕對比一般人想像得還要好。台灣大學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就說,他在 SARS 疫情時到台積電協助防疫,第一點就是要求「進去公司、離開建築物都要洗手。」
「(進出建築物就洗手)不會把外面的髒東西帶到一個新的室內空間,也不會把髒的東西帶出建築物,在有新興傳染病的時代,這是非常重要的習慣。」詹長權說。
而不只是在公司行號,其實在醫院內做感染控制,也是要求「洗手最重要」。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說,「不管什麼時機都應該要洗手,避免把病原帶來帶去,這些都是平常就應該要持續讓資深的、新進的醫護同仁落實。」
保持社交距離:公共場所接觸要少
而保持社交距離,是因為在很多公共場所不一定能完全戴上口罩。比如吃飯、運動時,所以保持距離是彌補無法戴口罩的不足;至少保持適當的距離,會彼此傳染的風險就比較小。
另外一個考量是,密閉空間的空氣流動比較差,病毒如果散播出來,可以在空氣中飄浮比較久,保持距離也可以避免接觸到太多不乾淨的空氣、摸到不乾淨的物體表面。
以下是建議保持社交距離的場所:
- 就醫:到診所、醫院等醫療院所。
- 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包含公車、客運、捷運、台鐵、高鐵等。
- 在店內購物:包含超市、賣場、百貨公司等。
- 參加聚會:包含舉行會議、參加活動、到夜店等。
- 需要較大呼吸量的時候:例如運動時。
實名實聯制:依照不同風險設立不同標準
至於實名實聯制,邱政洵直言,在醫院要執行的比社區更徹底。比如探病要預約、陪病探病都要留下 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資料,「這個資料至少要保存一個月(28天),萬一有什麼事情,我們至少都可以追溯。」
如果是社區的實名實聯制,邱政洵說,就要依照場所的風險程度決定要記錄到什麼程度。比如各地的運動中心,可能只需要簡單紀錄進入時間、寫下實名、實聯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進入前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至於無法保持距離的聚會場所、夜店等,就需要更詳細的紀錄資料,不只要可以追得到人,也要寫下他們的 TOCC。「這特別重要。」邱政洵說,例如韓國的梨泰院在一開封就出事,其實就是沒有把握好這種觀念。
分艙分流管理
邱政洵說,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比較陌生,比較屬於醫院內的管理,但對於公司行號來說其實也要有類似的觀念,就是「盡量減少人員親自流動」。最好可以把建築物分區,某些人固定在其中一區,除非必要不要到另一區,去的時候也要戴上口罩。
舉例來說,如果有一個人確診,同區域的人都要進行檢測、隔離,那公司需要的人力就會突然完全消失;如果有分區管理的話,至少還有其他區域的人可以正常運作。
而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也回憶,SARS 爆發當年,他是台大醫院急診科醫師,當時醫院內也啟動「分組上班」,每組只負責固定區域內患者,「口罩不夠,盡快趕工生產或可解決,但醫護人員耗損無法馬上補齊。」
但當年台大醫院急診還是沒辦法完全隔離,感染者跟其他急重症患者混在一起,導致出現院內的交叉感染,最後只能暫時封閉急診;這也顯示出「分艙分流」的重要性。
想要邊境解封,必須先把傳染堵住
而保持「防疫新生活」,不只是面對下一次的挑戰,也是為台灣在未來啟動「邊境解封」做準備。
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就說,這次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習慣,讓大家都會戴口罩、勤洗手,這是好事;不管未來要怎麼開放,民眾都要先學會保護自己,無論疫情嚴不嚴重,保護自己是絕對不能鬆懈的。
邱政洵則說,「解封其實是這樣,就是要做到所有的防疫新生活,避免疫情再度反彈。而重點是要讓病毒的 R0 值(基本傳染數)小於 1。小於 1 就代表病毒不會再傳出去。而要讓病毒不要傳出去,最低成本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檢測。」
「《Nature》有一篇非常好的研究,讓 2 組人一個戴 N95,一個戴一般的外科口罩,把可以偵測病毒的機器,放在 1.5 公尺,讓受試者咳嗽,有的放比較近,放在 30 公分,看會不會有病毒。
結果比較 N95 跟外科口罩,沒有差別,即便是外科口罩、即便距離只有 30 公分,它的量也非常非常的少,所以代表外科口罩就非常的好了。」邱政洵說。
雖然現在戴口罩的人變少,但莊人祥也說,「之前討論過,只要有 8 成的遵從度、沒有新的病毒進來,這樣都不怕,問題是說如何讓民眾有這樣的遵從度,當然如果有病例發生大家就會帶了。」
所以即使台灣今天有病人沒有診斷出來、甚至拚命咳嗽,如果有戴口罩,還是有相當程度會限制住。
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第二波疫情,邱政洵說,「還是不管在哪個 level 都要努力,社區、邊界、醫院,大家腦袋裡還是要有全民防疫的概念,這樣是最安全的。」
文/盧映慈、王芊淩、林以璿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防疫還差 2 步!葉金川:充分檢驗並開放邊境,打國產疫苗讓全民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