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人體地圖

動作變慢不一定是正常老化!6症狀上身小心是巴金森氏症

日期:2020 年 12 月 28 日 作者:林以璿

動作變緩慢不一定是自然的老化過程,要小心可能是巴金森氏症。一名張姓男子,身體漸漸僵硬,走路步伐變慢,自己不太明顯感受不適...

50歲以上國人八成缺鈣!營養師:牛奶加上「它」輕鬆讓鈣質達標

日期:2020 年 12 月 28 日 作者:林以璿

依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然而2013- 2016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我國50歲以...

從「毛小孩」看出你的糖尿病風險!《BMJ》:狗患糖尿病,主人風險提高40%

日期:2020 年 12 月 27 日 作者:林以璿

人類壽命越來越長,食物越來越高加工化,運動量卻越來越少,各種慢性病,包括糖尿病,可謂是距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甚至,寵物貓和...

避免糖尿併發症,除胰島素更要靠腸泌素!醫:全台6成糖友治療不達標!

日期:2020 年 12 月 27 日 作者:林以璿

得了糖尿病,出問題的可不只是血糖!專家指出,糖尿病患更容易罹患其他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疾病是糖尿病常見併發症。把血...

血壓左右手都要量!《高血壓》:兩臂相差10毫米汞柱增加中風風險

日期:2020 年 12 月 27 日 作者:王芊淩

量血壓看似日常中很稀鬆平常的一件事情,民眾量血壓的習慣各有不同,除了量的時間點之外,你都是量一隻手臂還是左右手都量呢?如...

能不能「好孕」關鍵竟在胸腺!《Nature》:它是防止流產跟妊娠糖尿病的關鍵

日期:2020 年 12 月 27 日 作者:林以璿

昨(24)日,一支國際研究小組在頂尖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了一篇重要的研究論文。科學家們首次發現,胸腺對於健康懷...

2021年室內空污會更嚴重!環境工程教授:好裝潢、通風、清淨機是三大法寶

日期:2020 年 12 月 26 日 作者:Heho編輯部

環境健康識能(Environmental health literacy ; EHL)是一新興的環境、健康和科學傳播次領...

強迫症易共病憂鬱、焦慮,精神科醫師:陪伴者給予希望感很重要

日期:2020 年 12 月 26 日 作者:莊 筱彤

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強迫行為,但有一群人,他們因為強迫症生活得非常辛苦,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需要花很多時間在自己都認為...

感冒可能會有這 4 種併發症,兒科醫師:預防感冒勤洗手、戴口罩比穿暖更重要!

日期:2020 年 12 月 26 日 作者:莊 筱彤

小朋友感冒型態多變,爸媽可能會以為症狀輕微時,多喝水、多休息就會好了,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解釋:「小朋友出現感冒症狀建議...

吃隔夜菜不會致癌!顏宗海:微生物污染才需要小心

日期:2020 年 12 月 26 日 作者:莊 筱彤

做飯或買飯沒辦法每次都把份量估算得很精準,總會有幾次有剩飯、剩菜,網路上曾流傳吃隔夜菜可能會致癌的言論,林口長庚醫院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