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就是民眾購買飲料的旺季,近年健康意識攀升,許多人都知道最好選擇無糖、低糖的飲料,政府也在104年制定了手搖杯標示熱量的規範,但3年過去了,標示的狀況如何呢?
雖然衛生福利部已經實施「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規範手搖杯飲料業者,要在販售店面明顯處,標示飲料全糖的添加糖量及該糖量所含熱量,但是因為添加食材熱量難以計算,可以不用註明熱量,所以你看到的跟喝到的熱量,其實有巨大的落差。
「添加食材」不用算熱量
董氏基金會董事李鳳翱舉例:「假設你點了一杯黑糖珍珠鮮奶、冬瓜西谷米,因為黑糖珍珠、冬瓜露(磚)、西谷米被歸類為食材配料,而鮮乳因無額外添加糖,所以這種類型的飲品,可以合法的不需標示糖和熱量,或標為0。」其他像是果漿、冬瓜露、粉圓、紅豆、綠豆等,也都是如此。
但其實,手搖杯熱量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這些添加食材。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同一款飲料有含食材配料和不含的熱量相比,最高可相差4.2倍。
一杯手搖杯 糖量就超出每日上限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的「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攝取熱量的10%。
「添加糖是指,在製造或製備食物時加入的糖或糖漿,不包括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如牛奶和水果,以成人每日2000大卡計算,添加糖所提供的熱量不得超過200大卡,約50公克的糖。」
不過,根據董氏基金會這次的調查,幾乎所有的飲料都已經超出了每日的糖類攝取上限,而且,攝取1杯700ml含有食材配料的全糖飲料,以熱量最高的「紅豆奶茶」為例,就占了男性成人每日總熱量的4成。
「糖」是國人一大疾病根源
據統計,國人糖攝取最大的來源便是含糖飲料,已有許多國內外的研究指出,當攝取過多時,容易增加許多疾病罹患的風險,如免疫力低下、血糖不穩定、蛀牙、皮膚老化、長青春痘、肥胖,甚至容易造成血壓升高、痛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長遠來看也會提高骨折及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罹患的風險,也會造成情緒波動大、專注力及學習力下降。
有鑑於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糖的攝取應降低至每日總熱量的5%以下,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董事基金會建議,手搖杯政策應該落實稽查管理、課徵(糖)稅、注意糖量風險和熱量來源,以及進行法規的精進,讓標示更佳符合飲料實際熱量。「最重要的是,大家還是要儘量避免有糖飲料的攝取,就算沒辦法馬上戒掉,也應該循序漸進,以避免糖類對身體的進一步危害,」董事基金會主任許惠玉表示。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