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時代,無時無刻都存在的有形壓力、無形壓力,讓緊張、不安和焦慮成為生活日常,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恐慌」。精神科醫師傳授,恐慌症發作時應變措施。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邱震寰表示,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不放心、不確定、不安全的事物,就會緊張、不安和焦慮,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恐慌症 (panic disorder)。
壓力來襲!恐慌發作 9 症狀
精神醫學所謂的「恐慌」,或是「恐慌發作」(panic attack),指的是:突然一股強烈的恐懼或強烈的不舒服,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高峰,並在這段時間內有的人可能會出現以下各種症狀。
- 心跳加快,或是心臟怦怦直跳
- 流很多汗
- 頻頻發抖
- 呼吸很急,或喘不過氣
- 胸悶、噁心、肚子不舒服
- 發寒或發熱
- 頭腦昏沉,快要暈倒
- 覺得身體麻木,感覺異常
- 覺得失去真實感,或失去自我感覺
- 覺得自己快要失去控制、快瘋了,甚至快要死了
邱震寰強調,因為恐慌狀態是在短時間就達到最高峰,並非逐漸升高,當下會讓人非常害怕,多數個案都會在發作之際,就到急診尋求幫助。到院時,若症狀仍未消失,醫師通常會使用藥物協助,可以很快就緩解。
後續醫師會做一些檢查,他進一步說明:「通常檢查會是正常的,或輕微異常,但無法解釋這麼厲害的症狀表現。個案會被轉介到其他科做進一步的檢查,或是開始漫長的就醫過程,而無法盡早開始精神科的治療。」
認識恐慌症,焦慮時別擔心
了解「恐慌發作」之後,那「恐慌症」又是什麼呢?當個案出現了反覆的非預期性恐慌發作,發作症狀本身會讓個案相當害怕,對自己的身體失去信心,甚至有失控或死亡的疑慮,並開始持續擔心症狀發作,而產生「恐慌症」。
邱震寰提到,由於恐慌發作的經驗太嚇人,所以個案會將症狀發作時相關的環境狀況、身體徵象和恐慌發作產生錯誤連結。例如,發作正好在較小空間中,之後有些個案就因此不敢搭乘大眾運輸、計程車、飛機等。
奇怪連結與禁忌,造成生活失能
部分患者則變成只要運動、爬樓梯等,使心跳稍微上升,或呼吸稍微變快,就覺得恐慌快要發作。各式各樣的奇特連結和禁忌,造成生活上的極度不便甚至重大失能,這才是恐慌症嚴重的地方。
他說明,這些表現和俗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是同一個概念。因此恐慌症的治療重點,不僅是讓恐慌發作減少或消失,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奇特連結或禁忌破除掉,讓患者恢復對自己身體的信心。
用藥物降低焦慮,減少恐慌發作
目前臨床上一些藥物可以有效降低焦慮,減少恐慌發作,讓患者對於發作的憂慮跟著減少。然而,要徹底破除掉上述描述的錯誤連結與無謂恐懼,應該加入認知行為治療。一方面解釋焦慮的身體現象和心理原理,一方面有系統性協助患者逐步面對擔心害怕的事物,達到破除錯誤連結的目的。
邱震寰表示,在這個過程中,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概念搭配起來,效果是加乘的,只要持之以恆,在醫師協助下,恐慌症患者一定能夠穩步向前,恢復健康。
文 / 黃慧玫、圖 / 黃懷賢
延伸閱讀:
性急長輩容易罹患「恐慌症」!醫:「勞操煩」就是重要指標
突然胸悶心悸可能是恐慌症!5招緩解焦慮情緒
胸悶、呼吸喘、喉嚨卡檢查後卻沒事!覺得自己怪怪的原來是「恐慌症」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