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老人家容易跌倒,看到在走路的老人就忍不住想去扶,但大多數人都會「扶太用力」,容易使老人家失去平衡,在居家照護時,還可能因為長期使用這樣的「外力」,減少老人肌肉使用,造成肌少症或關節攣縮,嚴重可能必須長期臥床、產生褥瘡,引發其他疾病。
怕骨折而「久臥」可能肌肉萎縮
老人家跌倒後骨折,容易伴隨有其他症狀,像是肋骨骨折後,可能會有肺部感染、氣胸的問題,髖骨骨折後,則有尿道感染等併發症,老人髖骨骨折後死亡率有40%以上,讓許多人心驚。
但很多老人因為怕骨折、或是子女怕老人獨處時跌倒無人救治,都會習慣「久坐」、「久臥」,這樣不但獨立性不足,連帶的活動力、情緒也會下降,更不願意出門活動,形成惡性循環,最後造成肌肉萎縮、關節攣縮,最後甚至產生褥瘡,加速死亡。
老人怎麼扶
尚可行走的攙扶法
為了讓老人能保持運動的習慣,建議每週至少要運動3天,每次15~30分鐘。在臨床經驗上,最容易攣縮的關節有肩關節、腕關節、指關節、髖關節、踝關節、肋胸關節、肋脊關節,可以採取慢走、踩固定腳踏車、甩手等方式,保持關節、關節處肌肉的靈活。
如果是行動不便,但還可以靠自己力量走路的老人,可以讓他抓著攙扶者的手臂,一步一步往前走,這樣可以讓老人家保持平衡。如果怕老人手滑跌倒,可以由攙扶者一手扶住老人的手臂、一手扶腰,在跌倒時可以及時扶住。
在上樓梯時,千萬不要大力拉老人的手臂,不但可能拉傷、骨折,也會讓老人失去平衡、容易踩空;下樓梯時,因為老人多半有駝背的問題,攙扶時要注意讓重心稍微往後,免得慣性向前倒。
肌肉萎縮的攙扶法
如果是已經進入肌肉無力,或是腿腳有傷的老人,居家照護可以讓老人練習走路,攙扶者與老人面對面站立,用自己的腳尖抵住老人腳尖,讓老人抓緊自己手臂,引導老人把重心放在一隻腳上,然後跨出另一隻腳,同時自己的腳向後撤,一步步慢慢前進。
要從床上、輪椅上、一般椅子上扶無法自行起身的老人時,很多人會把老人的雙臂架在自己脖子上,才用力撐起老人,但這很容易造成老人肩關節受傷,自己也容易因為用力過猛椎間盤突出,應該扶住老人腰、背,自己重心放低,以半蹲的姿勢扶起老人。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