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是在出院後!」 抗癌成功後 還要面對許多「最抓狂的小事」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癌症患者的挑戰,出院以後才剛剛開始,」今年65歲的蕭先生有感而發。癌症患者所要對抗的,除了病魔帶來的死亡威脅,更多的,還有生活型態的劇變,絕不單單只是「治病」那麼簡單。

2年多前,63歲的蕭先生因為出現了時常想排便、但坐在馬桶上卻又便不出來的症狀,且排便常出現血便症狀,檢查竟罹患第一期大腸癌

「我們身邊可能早就有癌症的親友,但是當被宣布得到大腸癌的當下,還是會忍不住問,『為什麼是我?』」但其實,現在已經退休的蕭先生,過去還在職場時,公司健檢就顯示糞便潛血,當時工作忙,總把潛血的原因歸於痔瘡發作。

萬幸的是,因為發現時癌症還是早期,切除了25公分大腸後,癌症並沒有轉移,病情已獲控制。現在,只需要每3個月回去追蹤病情,防治癌症復發即可。

「挑戰是在出院後!」

「很多人都說我很幸運,可以回復到正常人的生活了,」但其實,切除掉25公分大腸的身體,就算已經沒有癌細胞虎視眈眈,卻也已經不是原本的消化系統了。蕭先生雖手術順利,但因負責「廢棄物累積」、具「倉儲功能」的直腸有部分遭切除,導致會很頻繁的出現便意,但跑廁所時卻又沒東西。「嚴重的時候,一天跑10幾次都是有的。」

這樣離不開廁所的麻煩,讓蕭先生再也不敢離家太遠,就怕想上廁所時,沒辦法即時解決生理需求。

「後來,是在和信治癌醫院的陳建志醫師團隊、家人,以及其他病友的協助與鼓勵下,才讓狀況逐漸好轉。」出院後3個月,蕭先生與家人第一次「出遠門」,雖然其實只是台北到新竹的距離,但是對他而言,仍是完成了一項壯舉。

「現在的情況更好了,今年跟家人到國外玩,也沒有遇到什麼大問題,」蕭先生表示。

病友團體 一起運動 互相鼓勵

很多癌友們,就算是戰勝了病魔,但也會落下一些身體上的毛病,這種旁人根本不會覺得是問題的問題,只有癌友可以體會,因此,「病友團體」的存在,就是相當重要的了。

「我現在參加了和信的病友登山隊,常常跟大家一起去爬山運動,」蕭先生說,登山隊的LINE群裡有400多人,平常積極參加活動的,就有100多個人,大家一起運動,互相鼓勵。

癌症所帶來的挑戰,是種種「生活中最抓狂的小事」,這些想要說出口、卻有些難以啟齒的事情,雖然嚴重影響了癌友的生活,卻是外人難以體會的。「病友團體」團體之所以被需要,很多時候,並不是提供實質的幫助,而是提供那種「你說的我懂」的心靈支持。

治癌要趁早 大腸癌能預防

和信治癌醫院院長黃達夫表示,除了一些先天遺傳的因素,多數的大腸癌,都可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少油炸少紅肉、多纖維,以及規律運動,來達到降低罹癌機率的目的。

蕭先生指出,自己很幸運,癌症在早期就被發現,但希望以自身經驗,提醒所有民眾,當排便習慣出現改變,或遭檢查出糞便潛血,絕不要選擇忽略,避免耽誤黃金治療期。

延伸閱讀:

和信治癌醫院院長黃達夫:「降低癌症風險50% 就靠這一招!」

「尿不出來」才發現12公分腫瘤堵尿道 百公斤男「還想騎重機」積極抗癌

確診罹癌時孫女誕生 「陪孫女學走路」成為他的抗癌動力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