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間是否自覺腸胃常常不舒服,不管是消化不良還是排便不順,總是為生活帶來困擾,其實根據研究發現,疫情爆發後相較於疫情之前,民眾出現腸胃不適的情形變多,腸胃科醫師坦言:「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與以往大大不同,可能造成腸道菌叢跟腸道環境的不穩定,導致胃腸道症狀惡化。」
疫情間腸胃功能變糟!
疫情打亂了生活常規,飲食與生活開始亂了套,根據 2021 年 5 月發表《神經胃腸病學與動力學》期刊發現,疫情爆發後相較於疫情之前,民眾出現腸胃不適的情形變多增加 12%,包括:消化不良、排便不順、腹痛、胃灼熱、或類似腸躁的症狀。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臺灣每年因腸胃及消化困擾而就醫的人數高達 470 萬人,約有半數病患為功能性腸胃疾病。臺大胃腸肝膽科曾屏輝醫師說:「從近期門診也觀察到,腸胃不適的相關病例明顯增多,有許多民眾因為腸躁症、胃食道逆流等問題到診間求診。」
腸道環境會影響大腦健康!
別以為腸道不好頂多拉拉肚子而已,多項國內外文獻均指出,腸道的環境會影響大腦的健康,曾屏輝提到:「若攝取高油高糖的飲食,會降低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提升發炎反應,經由腦腸軸傳遞至大腦接收後啟動免疫系統與神經抗壓機制,進而造成焦慮、憂鬱、容易感受到壓力、學習力與記憶力下降等。」
特別是在疫情之下,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與以往大大不同,可能造成腸道菌叢跟腸道環境的不穩定,導致胃腸道症狀或讓原先已控制穩定的症狀惡化,也更容易感受到壓力、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等情況,進入惡性循環,讓胃腸症狀更嚴重。
常叫外送小心都沒吃到水果
這段期間民眾叫外送的比例大幅增加,但通常外送餐點幾乎不會有水果,莫雅淳營養師特別提醒:「易有腸胃不適狀況的民眾,除了避免高油高糖飲食,也要吃對水果。」
建議挑選水果可以掌握3原則:
- 益生質顧腸道: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益生質,如芭樂、奇異果、番茄、柳橙、百香果、甜桃等,除了蔬果之外,未精製的全穀雜糧類亦含有益生質。
- 水果酵素助消化:水果酵素有助於蛋白質食物消化吸收,如鳳梨、木瓜、富含奇異酵素的奇異果等,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可減少胃部刺激引發的不適。
- 低腹敏飲食遠離腸躁:建議挑選低腹敏水果如木瓜、柑橘類、奇異果、檸檬、葡萄柚、草莓、番茄、百香果、火龍果、鳳梨、香瓜、哈密瓜、蔓越莓、藍莓、覆盆子、楊桃、榴槤、葡萄、香蕉(較生)等。
若是沒有腸胃問題、又不常吃水果的民眾,莫雅淳營養師建議:「優先選擇營養密度越高的水果,就可以獲得越豐富的營養價值,如奇異果、番茄、柑橘、草莓、鳳梨、藍莓、芭樂、木瓜等高 CP 值的水果。」其中植化素亦可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調節免疫力。此外,維生素 C 有助穩定情緒、提升好心情,因為是製造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重要成分。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拉肚子成習慣「慢性腹瀉」當心可能是這幾種疾病!醫師:越拖越嚴重
打造超強體質!腸道有7成免疫細胞,多吃4大類食物顧好「腸道菌」
節食減肥會瘦得「醜」!《自然》:過低熱量會導致腸道「困難梭菌」增加、引起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