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連醫生都很容易得到,小心腦中風的5個徵兆

照片檔 ID:847473216

一位高雄長庚醫院專門治療中風的醫師邱顯學,在年僅41歲時就突發腦中風,幸好只是小中風,事後完全康復,他還曾在健康網站撰文分享他的中風經歷,有近2萬人按讚並分享。而邱醫師的中風並非個案,光是2017年、全台就有4位醫師在4個月內因中風而倒下。

腦中風一年奪走近1萬2千人寶貴的生命

腦中風是全民極需重視的重大疾病之一,分成「出血性中風」(占17%),「缺血性中風」占83%)兩種。依據衛生福利部105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總共奪走11,846條寶貴的性命,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

而國人對於腦中風的恐懼不下於癌症,除了高致死率之外,最令人擔心的是中風引起的失能問題,依據台灣中風登錄資料庫顯示,初發中風病人在中風一個月後的失能比例是61.2%、三個月是55.58%、半年是51.72%,可見腦中風對身體機能的嚴重損傷程度。

小中風是什麼?

衛福部指出,凡是罹患糖尿病、心臟病或有小中風(TIA,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務必做好發生中風的防範。其中「小中風」是腦部小血管阻塞,發生的時間非常短,大約只持續5到20分鐘,而且會在24小時內恢復,不會造成神經性永久的損傷,當時間一過身體又會恢復正常。

而另一種比較輕微的中風,則是叫做「小洞性腦梗塞」(lacunar infarcts),是發生於腦部末稍小血管的栓塞,因為會留下直徑小於1.5公分的小洞,才叫小洞性腦梗塞。

腦中風的5大徵兆不可輕忽

以上說的這兩種輕微中風,雖然症狀很快就會消失,但卻是未來可能發生更嚴重腦中風的先兆,醫生預估再次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4到5倍,所以必須嚴加注意。

衛福部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的國人有11.6%疑似發生過小中風,40到64歲民眾也有3.41%疑似發生過小中風,但竟然有37%的人沒有做進一步的檢查

近70%的人沒有做體重控制,顯示國人不重視小中風的威脅。

而腦中風需要注意的5個徵兆如下:

不斷打哈欠:

研究顯示,有80%的缺血性中風,會在發作前的5到10天內出現頻頻打哈欠的現象,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加重,血液中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會刺激呼吸中樞而持續打哈欠,這是腦中風的重要警報訊息。

流口水失語:

突然出現無法控制的流口水、口齒不清、失語、或聽不懂別人說話的狀況,就有可能是中風的症狀。

單眼或雙眼視線模糊或暫時性失明:

出現短暫性視力障礙或是視野缺,有時會出現單眼暫時性的視力模糊、複視,或是因視網膜暫時性缺血,導致突然間眼間發黑、看不見東西,但短時間後又能看見,被視為腦中風最早的警報訊號。

單側手腳發麻或無力:

突然覺得單側手或腳無力或麻木,癱軟完全無法動彈,就是中風的症狀。

不明原因頭痛眩暈:

因腦部血管破裂出血或阻塞而壓迫到腦神經,導致頭痛或眩暈,或是失去平衡感與身體協調性,導致走路偏向一邊或摔倒,也可能是中風的徵兆。

醫界現在普遍認為應該把小中風和腦中風同等看待,而非區隔對待。面對小中風的病患,應該立即送醫急診,並且留院一到兩天,進行神經影像學檢查、超音波檢查,還有心臟方便的檢查,找出中風的原因與危險因子,並預防小中風復發或病情惡化,以儘早對症治療。

延伸閱讀

原來大腦不只自己下命令,還會聽腸道菌的話

再生醫學系列(十):神經幹細胞注射大腦 增加壽命15%!

「你是你吃出來的!」保持大腦健康 遠離這6類食物!

1/26日解開大腦地圖-潘菲爾得醫生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