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對心臟衰竭的既定印象認為只發生在年長者身上,近年統計其實有 4 %心臟衰竭患者發生在 55 歲以下,尤其不良生活習慣下,心血管疾病年輕化的狀況還持續增加,心臟科醫師提醒:「年輕人因為耐受性高往往拖到很嚴重才到醫,容易有延遲診斷的問題。」從最簡單有心跳不自覺得加快就要警覺!
55 歲以下出現心臟衰竭比例增高
臨床醫師觀察發現 5-10 年各種心血管疾病,不論是高血壓、膽固醇、糖尿病逐漸在年輕化,導致病人之後發生心臟衰竭的年紀也越來越輕,有 4 %心臟衰竭患者發生在 55 歲以下,心臟衰竭已經不是年長專屬的疾病。
由於心臟衰竭是一個心臟功能慢慢惡化的過程,因為心臟受損下導致無法提供充足的血液量滿足身體及組織代謝的需求,常見表現就是疲累、喘氣、水腫,新光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蔡適吉提醒:「心跳偏快也是一個警訊,因為心臟衰竭早期就會心跳變快代償心臟功能不足的問題!」
喘、腫、累之外!心跳偏快也是警訊之一
一般正常人休息心臟會在 60-8 0下,如果坐著休息時心跳在 90-100 下時可能就要特別小心,其實民眾現在利用穿戴裝置就可以進行監測,許多患者都會拿穿戴裝置的數據來門診詢問。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人出現心臟衰竭症狀雖然跟老年長一樣,但因為年輕人體力比較好,往往會忽略症狀,來到醫院的時候症狀都比較嚴重,警覺性不高下確診時心臟功能已經很差。
蔡適吉提到:「通常可藉由心臟超音波可以算出心臟衰竭的分數,年長者通常40-50 分就已經很喘、很不舒服,但年輕人耐受性高可能 20-30 分才感覺到不舒服來到醫院,常常會比較容易延遲診斷。」
主要會造成心臟衰竭還是跟不良生活習慣有關,蔡適吉分析:「年輕人抽菸、不愛運動、飲食西化上班族吃很多油的、鹹的等等,都是造成原因。」但主要六成心臟衰竭可能是跟血管阻塞相關、三成跟高血壓有關、少數是先天基因影響。
心臟衰竭從抽血檢查可觀察三大指標
通常要診斷心臟衰竭需要心臟超音波、心血檢查、身體檢查等,如果在心臟超音波當中收縮分率越低,代表心臟功能相對不良、死亡率越高。另外,從抽血的數值當中有有三大指標可以參考:
- 輔助診斷:排鈉素代表心肌受過壓力,心肌酵素則是心機損傷的指標
- 預測病情:心臟纖維化與腎臟損傷指標,都可以輔助預測心臟衰竭未來進展
- 感染指標:比較擔心肺炎與心臟衰竭一起出現,輔助判斷是否使用抗生素
即使真的被醫師確診為心臟衰竭也不要過於緊張,因為這幾年不管在非藥物治療還是藥物治療,治療成效越來越好,蔡適吉提到:「以前患者吃藥沒有效後,就要開始考慮裝輔助的節律器,現在用藥進步心臟改善幅度症狀很多,每半年都會追蹤照超音波,患者是有可能恢復正常生活。」
通常心臟衰竭可以分成四個等級:
- 第一級:症狀幾乎無法察覺,身體活動不受限制
- 第二級:輕度活動時症狀明顯,身體活動受限制但休息後可恢復
- 第三級:稍微活動就很喘,日常生活明顯影響,休息後可以恢復
- 第四級:日常活動嚴重受到限制、即使躺著也會有症狀
心臟衰竭「急性期」不適合接種疫苗
只是現在正逢新冠疫苗、流感疫苗接種的時期,這些心臟衰竭患者適合嗎?蔡適吉說:「如果當在第三級、第四級都絕大多數都是直接到急診,在急性期的時候都不適合接種疫苗,需要等到病人比較穩定時才適合。」
只是進入秋冬以後本來就是心血管好發期,蔡適吉提醒:「當氣溫驟降、時常進出建築物冷熱交替,本身心臟疾病的患者建議要穿比較保暖、圍圍巾,特別脖子保暖特別重要。」如果有不適症狀還是儘早進行檢查找出問題。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變冷心臟負荷較大、心肌缺氧變明顯!有胸悶時該做哪些檢查?
血管阻塞也可能沒症狀!如何揪出「沒有症狀的心血管疾病」?
熬夜、輪班憂鬱、心血管風險都增加!醫師 3 原則降低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