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蟬聯十大癌症之中,最多人罹患的癌症之一,但其實大腸癌是總稱涵蓋:結腸癌+直腸癌+肛門癌,雖然都叫大腸癌但根據腫瘤長的位置不同,表現症狀也有差異。醫師也提醒:「尤其這一兩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低民眾做大腸癌篩檢的意願,若延後篩檢可能會比較晚期才確診,若不亡羊補牢之後癌症的死亡數就會明顯增加。」
一圖看懂大腸癌症狀表現
癌症越是早期發現,治療上有更多選擇,該怎麼提早發現除了篩檢以外,民眾對於身體變化警覺性要高,許多常見症狀及有可能是癌症的徵兆,只是根據腫瘤長的位置不同,症狀也有差異。
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解釋:「為什麼腫瘤長在不同部位會有不一樣的症狀,其實跟大便的形狀極大關係。」一般來講可把大腸從中間分成兩邊:
- 右側大腸(近端大腸):盲腸、升結腸
- 左側大腸(遠端大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
為什麼右側大腸癌較難發現?
邱瀚模說到:「當大便進入盲腸(右側大腸)時還是呈現水狀,若腫瘤長在這並不會有阻塞的症狀,即使大腸管徑被腫瘤塞住一半,患者還可能沒有什麼感覺。」
加上右側大腸管徑比較大,往往腫瘤也較不容易被發現,因此有「安靜腫瘤」的稱號。右側大腸癌會被診斷都是因為患者出現貧血,代表腫瘤已經大到一定程度,人體造血的速度已經比不上漏血的速度,等到頭暈、走路會喘才被發現。
而當大便跑到降節腸、乙狀結腸、直腸時大便水分都已經慢慢吸乾、成型,這時大便比較容易有摩擦,且靠近肛門也容易觀察到流血,若出現腫瘤這時症狀比較容易觀察到,像是大便變細、排便出血、腸阻塞等等。
- 右側大腸癌(近端大腸)症狀:腹部脹氣、腹痛、貧血、頭暈
- 左側大腸癌(遠端大腸)症狀:排便異常、血便、大便變細、腸阻塞
右側大腸癌須留意「鋸齒狀腺瘤」!難偵測生長速度快
過去右側大腸癌(近端)跟左側大腸癌(遠端)患者的比例是 2:8 ,現在已經接近 4:6 ,患者比例接近一半一半,邱瀚模說:「現在近端大腸癌越來越多,確切原因還不是很清楚,推測與新陳代謝異常、血脂肪、肥胖、高齡化等原因,已經看到明顯的相關性。」
由於腫瘤長的位置不同,連預後、治療也有差異,邱瀚模提到:「右側大腸癌治療會比較難,其中有一種息肉特別容易長在右側大腸,叫做『鋸齒狀腺瘤』,它造成大腸癌在第三期以後生長速度會加速,預後會比一般腺瘤得大腸癌的預後更差,很不幸這部分大腸癌不容易偵測。」
中國醫藥大學大腸外科蔡元耀主任表示:「若以開完刀接手術的完整性來看,左側大腸癌接口會比較難接好,從統計上來看右側大腸手術切口滲漏發生比左側大腸來得低,若接口漏了就會造成腹內感染。」
定期做糞便潛血、大腸鏡及早抓出癌變
但不管是腫瘤長在哪一側,只要定期做糞便潛血、大腸鏡都有機會提早發現,邱瀚模說:「糞便潛血的意思就是指看不到,專門驗看不到的血,但眼睛看不到不代表沒有。糞便潛血對大腸癌的敏感度有 80 %,100 個大腸癌的患者可以偵測到 80 個,如果是第二、第三期的患者更可以偵測到 90 %以上。」
在台灣糞便潛血「陽性」的患者當中,其中 5 %為大腸癌、20 %進行式腺瘤、40-50 %腺瘤,其餘也可能是大腸發炎、痔瘡等等,若是陽性一定要進一步進行大腸鏡,除了檢查什麼原因造成潛血外,若發現息肉也可以同時切除,防止未來大腸癌的發生。
文、王芊淩/圖、何宜婷
延伸閱讀
賀一航因大腸癌病逝 台大醫師教一招「最準症狀」判斷罹癌
想預防大腸癌先做大腸鏡!台大醫師提醒做大腸鏡 3 大重點
大腸癌逾十年罹癌人數第一!21%患者可預防,從症狀治療10大QA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