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希望基金會榮獲「癌症精準醫療病友創新獎」 支持癌症精準醫療照護不遺餘力

隨著醫療科技發展,癌症治療已然走向「個人化」的「精準醫療」,然而癌友與家屬對於精準醫療的認知還有進步空間,需要更多病友團體一起推動;深耕社區癌症照護 20 年的癌症希望基金會,今年從全球病友團體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屆「癌症精準醫療病友創新獎」首獎,希望能協助更多癌友獲得精準醫療的知識,促進醫病溝通,獲得適切有效的治療。

全球首屆「癌症精準醫療病友創新獎」是由致力於癌症創新治療的國際藥廠設立,由國際知名的精準醫療專家與學者擔任該獎的評選委員,台灣拜耳醫學學術處處長陳俊智表示:「此獎項設立的目的期望促進創新與合作,以改善獲得癌症精準治療的機會,特別著重於幫助已知且具有少見基因變異癌症類型病友,同時提升對腫瘤基因檢測的意識」。

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癌症照護 24 小時不打烊

癌症希望基金會王正旭董事長指出,基金會成立於 2002 年,於台北、台中、高雄設置提供病友服務的希望小站,並於全台醫院設立 87 家「癌症資源中心」,建立從醫院到社區順暢的服務輸送,協助癌友及家屬在治療期、追蹤期、復發甚或是安寧階段,都可獲得即時支援。此外,為因應數位化趨勢及年輕癌友增加,癌症希望基金會還結合線上、線下的資源來進行癌症照護與衛教,讓癌友隨時隨地都可獲得第一手的抗癌新知。

癌症希望基金會目前共建置官網、大腸癌淋巴癌、神經內分泌腫瘤教育宣導平台以及台灣癌症資源網、經營 FB、YT(希望頻道) 等社群平台、設計包括肺癌、淋巴癌、乳癌以及卵巢癌等 4 種癌症的 Line chatbot 聊天機器人,以及自主健康管理希望護照 APP 等,讓癌友不出門也能知天下事。王正旭指出過去兩年 COVID-19 疫情的延燒,讓過去面對面服務受到了限制,因此促使基金會更強化線上客服、經營癌友線上社群,癌症照護打破了地理限制、24 小時不打烊。」

3 大方式提升癌友對精準醫療知能

此次獲獎的計畫案「透過精準醫療以多元化方式培力病友」,王董事長表示:「目標是透過以下三個方法提升癌友對於精準醫療的意識與知能,幫助更有效地醫護溝通,更進一步提升醫病共享決策與生活品質。」

  1. 提升意識(awareness):透過多元工具,讓癌友輕鬆獲得正確即時的資訊,願意與親友、醫護團隊溝通討論,達到醫病共享決策(SDM)的目標。
  2. 教育培力(education):教導癌友善用健康管理小管家「希望護照」APP,掌握健康狀況、做好疾病管理,也藉此提升癌症相關知識,降低焦慮感。
  3. 政策倡議(advocacy):透過「癌症治療可近性白皮書」倡議,希望政府的健保給付政策能考慮精準醫療趨勢,包裹式的給付基因檢測與用藥,達到醫療資源合理運用的效果。

「精準醫療」助個人化獲得最適切治療

王正旭董事長表示,「精準醫療的精髓就是:對的藥物、對的劑量,在對的時機,用於對的病人身上。」才能得到最適切治療效益、大幅減少副作用,以及提升癌症病患的生活品質,降低後續照護所需耗費的心力。

近年來,隨著基因檢測技術進步,使得「精準醫療」能更全面分析驅動癌友基因變異的突變點,透過生物信息與臨床數據的綜合分析,幫助醫療團隊與病患掌握癌症進展與預後方向。

照片檔 ID:1051616796

然而基因檢測為創新的技術,費用不是人人都花得下手,癌友更擔心花了檢測費用,找到適合的對應藥物又是另一筆花費,有時甚至會發生,適合的對應藥物仍在開發中,失之交臂而令人頓足。面對此困境,王正旭董事長語重心長地說,解方在於健保、商業保險、藥廠三方配合,才能真正幫助病友,期許未來當基因檢測、對應藥物日趨普及後,可望大幅降低費用。

文 / 黃慧玫、圖 / 巫俊郡

延伸閱讀:
肺癌治療後該怎麼照護?一分鐘快速學會照護方法
婦癌治療怎麼選?先做基因檢測讓標靶、免疫治療更有效
晚期肝癌不放棄!醫籲:標靶 + 免疫藥物接力治療,為續命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