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月至九月是尿路結石高峰期,尤其夏天體內水分散失快,又缺乏補水,使尿路結石患者增加 6 %。醫師提醒,秘尿道結石往往伴隨腰痛、血尿等症狀,但也有悄然無聲的「安靜結石」和棘手的「危險結石」,務必謹慎小心。
「安靜結石」難以察覺
台灣礦工醫院泌尿科醫師黃冠鈞解釋,由於輸尿管直經平均為 0.7 公分,若結石超過 1 公分,便容易像塞子一樣,堵住輸尿管與腎臟的交接處,使尿液無法被順利排出,加上發生時多僅單側輸尿管賭塞,另一側腎臟仍可運作,此時若沒有痛感就不易被察覺,故被稱為「安靜結石」(silent stones)。
黃冠鈞表示,當尿路結石隨著日積月累的沉積,在腎臟及輸尿管中滾動摩擦,便會產生劇烈疼痛,但有 1% 的臨床患者,在輸尿管卡住結石後,卻沒有感覺,直到照超音波卻發現,腎臟早已萎縮。
三種「危險結石」超棘手
而除了「安靜結石」外,若不幸雙側輸尿管都被堵住,更可能引發面臨急性腎衰竭、敗血症及換腎的風險,形成「危險結石」,他列舉出以下三種情況,請民眾多加提高警覺。
第一種,易導致「急性腎衰竭」的尿路結石。一般多發生再雙側輸尿管皆被結石塞住,病人整天無法排尿、有氣無力且食慾差,需要緊急打通結石、放置雙J導管輸尿,
第二種,「合併腎臟發炎、化膿」的尿路結石。由於輸尿管堵塞後,尿液中的細菌導致腎盂腎炎,病人會出現發燒、血壓低,嚴重更會敗血症,又以60 歲以上長輩、免疫差等患者易被送進加護病房救治,並給予抗生素後才進行手術。
第三種,反覆逆尿道感染的結石。病人因反覆泌尿道感染,形成「感染性結石(磷酸胺鎂結石)」,由於結石質地軟又黏,容易塞死整個輸尿管,此類結石做體外震波效果差,需改以軟式輸尿管鏡夾取,較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需特別小心。
常見結石種類比一比
黃冠鈞說,尿路結石友九成患者都是「草酸鈣結石」,由於食物中舉凡巧克力、堅果、葉菜類均有大量草酸,因此多數患者的結石都屬於草酸鈣結石。另外還有「鹿角型結石」等巨型結石,多發生在腎臟已經被結石塞滿的病人身上,必須以經皮腎造廔取石術才得以取出。
他也提醒,尿路結石的型態多樣,有大型結石或者砂狀的小顆結石,但大小跟疼痛感沒有直接關係,就算是小沙子摩擦輸尿管一樣會疼痛,但倘若結石大小已超過 0.2 公分至 0.5 公分,身體仍舊毫無痛感,還是需要就醫治療較為保險。
文/謝承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天氣轉熱將進入「尿路結石」高峰期!從疼痛部位及早發現
夏天尿路結石增20%!一次掌握3大因子、6大症狀
下背突然痛到直不起腰?原來是腎臟結石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