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生是淋巴癌患者,在化療前有進行常規的傳染病檢查,B肝表面抗原陰性,肝功能正常;但在第三次化療後,出現渾身疲勞無力,尿色越來越黃,食慾不振,再檢查發現肝功能異常,在臨床上稱為B型肝炎病毒(HBV)再活化的現像。
B型肝炎病毒(HBV)再活化是什麼意思?
當慢性B肝帶源患者在接受化療或免疫抑制治療的過程中,約有20~50%的患會出現不同程度的B型肝炎再活化的症狀,程度嚴重者會出現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現象,其中以淋巴瘤、乳腺癌及肝癌患者的B肝病毒再活化機率最高。
B肝病毒再活化的三階段
1.腫瘤治療剛開始:在抗腫瘤治療開始後不久,會隨著B肝病毒DNA的複製突然增加而再活化,出現B肝病毒複製升高期。
2.抗腫瘤治療減量或停止後:臨床的表現為血清轉氨酶升高、B肝病毒DNA濃度開始下降、肝細胞出現損傷,嚴重者會出現黃疸等臨床的症狀。
3.恢復期:肝損傷的問題解除,B肝病毒DNA回到正常濃度,若B肝病毒再活化常會伴隨肝炎復發,輕者可引起從無症狀的肝炎,重則可能造成致命的肝衰竭,延誤腫瘤的正常治療。
那些患者的B肝病毒容易被活化?
像淋巴癌這種造血系統惡性腫瘤、乳腺癌、肝癌、肺癌、結腸癌等患者,都可能出現B肝病毒再次被活化的跡象。其中,血液系統腫瘤進行化療、骨髓移植免疫抑制劑治療最容易活化B肝病毒,發生的機率約為24~78%;而乳腺癌及肺癌化療,活化B肝病的機率也分別有10~55%及30%左右。
在年齡及性別方面;化療導致B肝病毒活化者的平均年齡是44歲,完全不發生活化現象的人,平均年齡為55歲,這代表青壯年較容易發生此一現象。此外,有研究顯示男性患者化療致B肝病毒被活化的機率是女性的 3 倍。
化療治療方案是影響病患對病毒的免疫反應,讓B肝病毒再活化的最重要危險因素,其中蒽環類和類固醇類藥物等是再活化B肝病毒的高風險因素。此外,藥物聯合使用以及藥物的劑量與使用頻率都會有所影響。而針對肝癌或肝臟附近的其他腫瘤的放療,也可能活化B肝病毒。
如何預防及治療?
1. 癌症患者治療前B型肝炎的篩檢:對於即將接受免疫抑制劑和化療藥物治療的癌症患者,應檢測肝功能指數及B型肝炎血清標記物,例如:HBsAg和-HBc,若患者血清中HBsAg呈陽性和(或)抗-HBc呈陽性,應進一步檢測血清中的B型肝炎DNA濃度。
2. 抗病毒預防怎麼用藥:對於HBsAg陽性患者,原則上應儘早給予抗病毒治療,至少在啟動化療同時給予抗病毒治療,最好在化療開始前1周用藥;對於HBsAg陰性/抗-HBc陽性患者患者,需嚴格監測,一旦B肝病毒DNA被檢測出則立即給予抗病毒治療;若不能嚴密監測,原則上應儘早給予抗病毒治療。而患者在化療開始前,就已經出現明顯B型肝炎症狀者,應積極採取抗病毒治療以控制病情。
激素、化療藥物及免疫抑制劑等,除了應用於惡性腫瘤,還廣泛用於血液系統疾病、風濕免疫疾病等,所以很容易爆發B肝病毒再被活化問題,導致患者在療程中肝炎爆發,應引起各科醫生及廣大患者的高度重視!
延伸閱讀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