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4招  展開搶救脂肪肝大作戰

插圖檔 ID:831518616

自從民國75年國內新生兒開始接種B肝疫苗,再加上B肝與C肝的治療藥物相繼研發成功,使得國人罹患B肝與C肝的盛行率逐年下降,但取而代而崛起的新興流行肝病則是脂肪肝,根據臨床統計,國人罹患脂肪肝的盛行率達到30%,換句話說,台灣有近500萬的成年人出現程度不同的脂肪肝。

脂肪肝分成哪幾種原因?

脂肪肝病發生的原因很多,可區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飲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病」,長期酗酒者約9成都有脂肪肝病問題,若狀況持續,恐引起肝臟發炎,甚至肝硬化等不可逆的肝臟病變;另一類統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常見成因包括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長期服用類固醇等藥物。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涵蓋三種病況:單純脂肪肝(NAFL)、脂肪肝炎(NASH)及肝硬化。據臨床統計,有脂肪肝的人,25%終其一生可能會產生「脂肪肝炎」,也就是脂肪肝合併肝細胞發炎、壞死。一旦脂肪肝炎形成之後,若未積極介入治療,不太可能會回復單純脂肪肝或正常肝。

正常肝臟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是輕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則是占肝重量的20%到40%,而重度脂肪肝的重量則是占肝重量超過40%。

哪些族群容易發生脂肪肝?

除了我們最熟悉的肥胖與喝酒最容易形成脂肪肝之外,還有4種人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

1、營養不良的人:

營養不良會導致體內蛋白質缺乏,無法形成足夠的載脂蛋白,讓脂類物質不能變成脂蛋白進入血液,進而累積在肝臟細胞,而形成脂肪肝。

值得注意的,除了肥胖了的人有9成機率出現脂肪肝之外,體脂肪率(BMI)正常或是瘦子也可能有脂肪肝,根據台灣肝基會的調查,非肥胖者中每4個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

2、糖尿病患者:

據臨床調查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脂肪肝的機率高達46%,因為糖尿病導致人體內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獲得充分利用,所以被累積在肝臟內轉變為脂肪。

3、經常熬夜的人:

人的肝臟是在晚上11時至凌晨3時活動能力最強,這也是肝臟的最佳排毒期,如果此時熬夜,肝臟得不到休息,肝臟的血流量相對不足,勢必加重肝臟的負擔。同時,熬夜的人,多半晚餐進食較多,如果晚餐後又沒有運動,這樣多餘的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貯存於肝臟,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脂肪肝。

4、長期使用特定藥物的人:

根據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的資料顯示,長期服用如抗生素、Amiodarone(心律不整藥物)、雌激素(Estrogens)、俗稱美國仙丹的皮質類固醇(Glucocorticoids)等藥物,都可能引發脂肪肝。

要想改善脂肪肝,該怎麼做?

如果要想改善脂肪肝,甚至逆轉輕度脂肪肝成為正常,就要做到下面4件事。

建立良好飲食習慣,並補充維生素B群:

千萬不要想著只吃蔬菜水果,不吃肉類與主食就來減輕脂肪肝,這樣也容易誘發脂肪肝,應該做到三餐定時限量,烹調方式以蒸、汆、煮、燉燙為主,避免採取油炸或油煎的方式。儘量少吃肥肉、動物內臟,以白肉取代紅肉。

多吃燕麥、玉米、海帶、魚類與瘦肉等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可以幫助修復肝細胞。

徹底戒酒,遠離酒精:

喝酒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的唯一原因,每天喝酒80到160公克的人,引發脂肪肝的機率是不喝酒人的5到25倍,所以儘量少碰含酒精的飲料,是避免發生酒精性脂肪肝的最佳方法。

固定與適度的運動:

運動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透過養成固定適度運動的習慣,就可以改善肝肪肝的情況,一個肥胖者只要把透過運動將體重減輕3%到5%,脂肪肝就會明顯減輕,脂肪肝患者最好每週運動至少5次,總共250分鐘以上。

定期體檢,掌握脂肪肝狀況:

只要是40歲以上,具有B肝帶原或是肝癌家族史的人,都應該每1到2年定期體檢,檢查肝功能與血糖、血脂,並以超音波監測脂肪肝的狀況。

延伸閱讀:

科學研究:脂肪肝不是只有肥胖才會有,睡眠不足也會出狀況

43%的上班族都有脂肪肝,要想逆轉就吃這6種食物

甩掉脂肪肝 光靠減肥還不夠!

吃這8種食物消除脂肪肝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