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前主播張瑞玲證實經好友證實,不幸因乳癌病逝享年 51 歲!消息震驚媒體圈,事實上乳癌至今是女性中發生率最高的癌別之外,同時影響許多「年輕患者」,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伶提到:「美國乳癌好發年齡在 50-70 歲之間,而台灣則是在 45-60 歲之間,不論是生活、經濟、家庭都是極具影響性。」
年輕族群好發癌別前三名
根據國健署癌症報告,近十年來台灣新確診乳癌的人數快速成長,尤其乳癌在年輕人是影響非常大的癌症,郭玟伶舉出在年輕族群當中都有些好發的癌別:
男性前三名分別是:
- 結直腸(81.1/百萬)
- 甲狀腺癌(53.9/百萬)
- 淋巴腺癌(46.1/百萬)
女性前三名則是:
乳癌年輕化趨勢?醫師從數據這樣解讀
值得重視的問題是台灣乳癌的盛行率跟國外是有差別的,郭玟伶提到:「2018 年資顯示乳癌分佈,美國好發年齡在 50-70 歲之間,而台灣則是在 45-60 歲之間,好發年齡整整比歐美國家少了 10 歲,尤其年輕族群 20-40 歲乳癌病友佔比約有 17-18%,西方國家則是 10%。」
40 歲以下年輕乳癌發生的情況,99 年時每十萬人口 15 人,依據 108 年每十萬人口已經超過 20 人,繼續往上趨勢,預估十萬人口已經超過 25 人,但乳癌全台灣發生每十萬人口才 72.99 人,代表其中有一部份患者都是很年輕族群。
年輕族群發生率曲線就像是雲霄飛車不斷往前衝,郭玟伶表示:「年輕乳癌患者在因為 40 歲以下還有生育的可能,不論是化療、荷爾蒙都會影響卵巢,對家庭組成及經濟很大的負擔,卵巢的功能,如何孕育下一代都有很大的衝擊,若乳癌的趨勢繼續成長會衝擊國家的生育率。」
年輕乳癌預後較差!術前治療有這些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研究證實年輕乳癌預後比較差,主要是年輕乳癌卵巢活躍,特別適合乳癌生長,即使現今乳癌五年存活率有 85 %,若 30 歲確診乳癌 5 年後也才 35 歲,八年存活率下降到 68%,長遠來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以 HER2 型乳癌衝擊最大,郭玟伶說:「這個型佔所有乳癌的五分之一,治療好跟壞就是天差地遠,HER2 型乳癌很容易轉移到肝、腦等,即便早期它遠端轉移的發生率是比起其他類型高。」
因此,HER2 型在術前就做藥物治療,標靶治療、化療等,讓手術的範圍縮小也能減少併發症,同時透過腫瘤對藥物的反應,藉由術前治療篩選出好跟不好病人,在術後再採取不同強度的治療藥物,把沒有緩解的病人再把治療強度提升,讓兩者存活率近量可以接近一些。
像是張瑞玲遺囑中特別提到「自己手術、化療、放療、鏢靶、免疫療法都試了,是醫師叫我放棄!」治療上確實面臨困境。高雄醫學大學乳房外科主治醫師侯明鋒表示:「乳癌的及早治療可提升疾病控制率,讓早期乳癌的病患疾病有機會痊癒 (即疾病不再復發),回到原本正常生活,進而使病患回歸社會工作,增加生產力。」
如何面對罹患乳癌人數持續升高的問題?侯明鋒指出:「根據數據顯示,乳癌篩檢人次成長幅度已趨緩,但死亡人數仍持續成長,積極的早期乳癌治療能提升病人治癒率,可望進一步降低乳癌死亡率。」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奧莉薇亞紐頓強纏鬥乳癌30年病逝!如何及早發現乳癌復發?
才30歲就罹患乳癌!為什麼年輕型乳癌治療預後較差?
乳癌排名癌症死因第四!年輕乳癌治療著重「抑制卵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