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或躺下時覺得喘?】簡單認識「瓣膜性心臟病」:致病原因、症狀、治療一次看

心臟的構造

心臟是推動全身血液器官,血管是運輸血液的管道。通過心臟有節律性收縮與舒張,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不停地循環流動,稱為血液循環。

心臟內的構造劃分為四個腔室,左、右的心房跟心室,我們的缺氧血會回到右心房,再到右心室經過肺動脈瓣被送入肺臟,進行缺氧血及含氧血的交換,交換完的含氧血液送再送回左心房,再從左心室輸往主動脈而送往全身,以上種種經過,有一個重點,就是讓血液都是往一定的方向流動,而把關固定方向流動的最大功臣就是「心臟瓣膜」了!

我們的心臟總共有四個瓣膜:

三尖瓣:位於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稱之為,有三片瓣膜組成。

肺動脈瓣:位於在右心室與肺動脈之間稱之為,有三片瓣膜組成。

二尖瓣(僧帽瓣):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的瓣膜稱之為,有兩片瓣膜組成。

主動脈瓣: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有三片瓣膜組成。

 

瓣膜生病了

它們幫助血液朝單一方向流動,

  • 當瓣膜狹窄,則會影響血液由另一個腔室留到另一個腔室的量;
  • 當瓣膜閉鎖不全時,會使血液逆流回到上一個腔室。

換句話說,我們以門來當舉例的話,

  • 瓣膜狹窄,就像是門卡住、推不開,以至於血流不過去。
  • 瓣膜閉鎖不全,是門壞掉了、關不緊,導致血液回流。

瓣膜病變可能單一發生,或是同時發生,又以二尖瓣(僧帽瓣)最常見。不管哪個瓣膜發生逆流或是狹窄,都會增加工作負擔,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而死亡。

致病因子

瓣膜關好的要有以下條件:

(1).瓣膜不能有破洞、(2).鍵索不能斷掉、或太短、(3).門框不能太大(脫垂)、(4).心肌功能要正常。

從以上條件,可以歸納出瓣膜性心臟病有兩種類型:

先天性:構造異常。(原本要有三片的,卻只有兩片)

後天性:感染(風濕熱、心內膜炎)、創傷、老化、冠狀動脈疾病。

臨床症狀

瓣膜性心臟病會因為不同部位的瓣膜問題而有不同症狀,主要可分為瓣膜狹窄與閉鎖不全兩種症狀差異。

1.瓣膜狹窄:頭暈、胸悶、暈厥(昏厥)、心絞痛、呼吸困難、多汗和心悸,甚至心臟衰竭、猝死。

2.瓣膜閉鎖不全:容易疲勞及倦怠、心​悸、心律不整、胸悶、胸痛、呼吸不順、焦慮、情緒緊張、頭暈、偏頭痛、姿態性低血壓,有心雜音。

我有這個病要怎麼辦? 

大部分的瓣膜性心臟病,如果屬於輕中度,沒有特別症狀(像是心臟沒有擴大、心臟收縮功能尚可),不影響日常生活,可以不需治療,病患僅需定期回門診追蹤,進行超音波檢查 ; 如果是重度,可先採藥物治療,如藥物無法控制症狀、心臟擴大、心臟收縮功能下降、肺動脈壓昇高,合併心律不整的情形,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 手術治療方式

以能保留原來的瓣膜為最佳手術方法,若瓣膜受損嚴重無法修補,需考慮換置人工瓣膜,現最常用為機械性瓣膜及生物性瓣膜(如:豬心瓣、牛心包瓣),前者耐用度高,但術後有併發血栓的可能性,需終生服用抗凝血劑避免血栓發生 ; 後者耐用度有限,易有退化性改變,而引發瓣膜鈣化、僵硬、破裂、衰敗、功能喪失等,恐需開第二次刀,只需短期服用抗凝血劑,適合用在年紀較大的病人,或不適合長期服用抗凝血劑的病患。

  • 後天預防要注意

不論先天性病患或預防後天性的發生,平時應儘量避免劇烈的體力活動,適量運動即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少刺激性食物,例如油脂較多、辛辣的,其中,心功能不全者需採用低鹽飲食, 並限制水分攝入。作息規律,避免熬夜、過勞、壓力太大,保持睡眠充足,有良好的休息品質,維持情緒正面穩定。

其中為預防後天風濕性心臟病,應注意環境衛生及鏈球菌的感染治療,需注意口腔衛生及皮膚傷口的照護 ; 退化性瓣膜心臟病則需降低各種老化危險因子,如:吸菸、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平時多監測血壓、血糖、血脂、尿酸濃度等。

文/彭幸茹、楊雨瑄   圖/何宜庭、許嘉真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可能不是痛在心臟  而是這4個你想不到的部位

劉真心臟手術後病危/容易累、胸悶、喘?15%的人有瓣膜脫垂問題而不自知

心臟病年齡正在提早!美國研究:3人中有1人在54歲前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