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與日本聯手研究發現,臺灣泌尿道感染患者的藥物抗藥性比率,已攀升到15~25%,比10年前高出5%,顯示濫用抗生素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若再不重視,未來恐面臨無藥可醫的困境。
抗生素濫用是長久以來全球各國都面臨的問題,雙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江怡德發現,15~25%細菌會對傳統治療泌尿道感染的藥物產生抗藥性,比10年前高出5%。出現抗藥性的細菌,以大腸桿菌居多。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杜元博表示,大腸桿菌可以說是最容易治療的,卻也是最難治療的,「因為大腸桿菌只要給抗生素就能治療好,但正因為如此,讓很多人輕忽了而隨意停藥,而『抗藥性大腸桿菌』就成了最難治療的問題。」
不過,杜元博也提到,這次的研究對象是「女性患者」的抗生素「第一線用藥」情形下,有15~25%人有抗藥性,並非是所有人對於所有但抗生素都有15~25%機率的抗藥性,需要有所警惕,但也不用過度恐慌。
三大原因,造成細菌抗藥性提升
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攀升有幾個原因,一是國內抗生素管制不嚴,加上價格相對便宜,患者即使沒有醫師開給的處方箋,也能從部分藥局買到抗生素;二是醫療院所的院內感染管控做得不夠徹底;第三則是諱疾忌醫,泌尿道感染畢竟是比較私密的疾病,有些人開不了口,不好意思就醫,最後才選擇到藥局買抗生素自行解決,導致部分細菌對第一線及第二線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機率增加,而此一現象全球皆然。
治療時程也增加了一倍以上!
杜元博亦表示,以往的泌尿科治療準則中,建議泌尿道感染可以給予1-3天的口服抗生素治療,但是2018的最新泌尿科治療準則,已經更改成3-7天的口服抗生素治療,這也反應了細菌確實逐漸出現抗藥性的傾向。
既然使用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疑慮,那麼泌尿道感染是否可以避免抗生素的使用呢?杜元博指出,跟腸胃感染不同,抗生素是泌尿道感染的治療準則,因此病人按照醫囑服藥便加倍重要。
江怡德說,抗生素屬管制藥品,一定要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且要確實完成一周左右的療程。一旦患者自行到藥局購買,吃3、4天覺得有效後即不再繼續服用,就會讓未被完全殺死的細菌獲得喘息機會,進而出現抗藥性,往後即使再用原有的抗生素也殺不死,必須選用更後線的抗生素才能奏效。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