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癌症治療藥物相當昂貴!其中今年七月迎來好消息,針對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患者,若是屬於 17p 染色體缺陷的族群,健保給付使用新一代口服標靶 BTK 抑制劑,比起過往第一線使用化療藥物,更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成效。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亞洲發生率低
血液癌症種類複雜,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血癌(白血病)、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姚明指出:「白血病是源自骨髓的一種惡性疾病,骨髓中常有不正常的白血球過度增生,血液中的白血球數目可能增多、減少,骨髓的造血功能因此受到抑制,常有貧血、白血球異常及血小板不足的情形。」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是歐美國家最常見的白血病,但在亞洲的發生率很低,根據 109 年癌登年增 200-250 名新發患者,多數患者為 60-70 歲,也因為多數高齡患者容易有共病,相對使用藥物上有些限制。
慢性淋巴性血癌症狀非典型誤認單純老化
其中慢性淋巴性血癌 9 成都是因 B 細胞產生的惡性病變,但通常產生速度很緩慢,有些患者確診血癌時完全沒有症狀,是靠做健檢白血球過高而確診。也加上症狀不典型,常被誤認是老化而延誤治療,常見七大症狀包括:
-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半年內下降1成以上)
- 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
- 夜間盜汗
- 淋巴結腫脹
- 全身倦怠
- 食慾不振
- 全身乏力
正因為有些患者沒有症狀,因此「治療原則」採取「無症狀先觀察」、「有症狀再治療」,姚明分享臨床上觀察,有些患者無症狀平均存活率可超過 10 年,甚至 20-30 年都沒有再惡化。
三大重要治標影響患者存活期
但若患者已經明顯症狀加劇、腫瘤過大、貧血、血小板低下就必須要積極治療,唯一可能根治方式就是「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但需患者相對年輕、有配對吻合捐贈者、身體狀況許可、並且有意願者,因此並非臨床上患者選擇的治療方式。
現有健保給付一線療法就是化療,多數患者光靠化療就能維持不錯的成效,但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蔡承宏醫師提到:「若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為 17p 染色體缺陷,則對化療反應不佳,研究顯示國內有約 10% 的患者具有 17p 染色體缺陷,中位數存活期僅 3-4 年。」
通常醫師在評估患者存活期影響指標,有三大重要參考依據:
- 初期沒有症狀的病人存活期中位數約 10 年
- 出現症狀或疾病惡化等活動性疾病的證據
- 帶有特定基因異常的患者(例如: 17p、TP53 突變等)
染色體缺陷化療反應不佳!第一線健保給付標靶
蔡承宏提到:「17p 染色體缺陷是最難治的 CLL 類型之一,這類患者卻對標準治療成效不佳。」隨著科技醫療的進展之下,國際指引建議此類患者優先以標靶治療為主。研究顯示與化療合併針劑標靶 (47%)相比,單用新型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患者的 24 個月無惡化生存期為 87%。
健保也在今年七曰將新一代口服標靶 BTK 抑制劑納入給付,特別是作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高風險族群(17p染色體缺陷)一線用藥。此外,針對難治復發型被套細胞淋巴瘤(rrMCL)患者,也成為二線健保給付用藥。
相較傳統治療,新一代口服標靶可顯著提升患者存活率,安全性較高、亦能降低心房顫動、高血壓、出血等副作用,進一步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10年內血癌人數增4成!前球評也罹癌「經三次敗血症」躲過鬼門關
兇猛血癌病況進展快!醫師提醒:有 4 症狀快就醫,別耽誤治療黃金期
「骨髓纖維化」可能轉成血癌!1年內死亡率達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