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性狼瘡讓身體慢性發炎!患者恐出現不可逆器官損傷

紅斑性狼瘡像是一個百變疾病,且 9 成病友都是女性,好發在 20-49 歲族群,且台灣超過 2.5 萬名病友,由於身體反覆發炎、許多器官都可能受到免疫系統攻擊,林口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羅淑芳醫師指出:「一個慢性發炎的過程,器官發炎受損會一直在身體累積,超過 50% 患者十年內有都可能產生不可逆的器官損傷。」

伴侶有紅斑性狼瘡!配偶罹病風險也增4倍

紅斑性狼瘡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受到遺傳因素、後天環境的因素誘發下,讓免疫系統無發區分是自我跟非自我的免疫的系統,導致免疫系統產生很大量抗體攻擊自身器官。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在 2015 年進行流行病學統計分析後發現,其實疾病表現差異的原因:

  • 43.9 % 來自於遺傳
  • 25.8 % 來自共同環境因子
  • 30.3 % 來自非共同環境因子

羅淑芳說:「若有一位紅斑性狼瘡的患者,他的雙胞胎罹患紅斑性狼瘡風險為 316 倍、兄弟姊妹風險為 24 倍、父母則是 11 倍、子女為 14 倍,即便配偶沒有愛同樣的基因,但在共同的環境因子下也有 4.4 倍風險。」

持續疲勞導致工作、社交受影響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潘怡玲指出:「紅斑性狼瘡因為症狀反覆多變,病友訴說身體不舒服好像很輕描淡寫,但事實他們為了疾病關係常常進出醫院、經歷非常多痛苦,導致工作受到影響,不得暫停高強度的工作,甚至影響個人社交、自信、進而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

因為疾病關係總覺得自己好像一事無成,加上紅斑性狼瘡有症狀「持續疲勞」的問題,統計美國 89% 病友因為疾病併發症,而無法從事全職工作,加上並非每位病友都有商業保險的支持,確診後也因為領有重大傷病卡,無法加保醫療險,整體疾病控不佳及個經濟負擔產生惡性循環。

紅斑性狼瘡除了典型蝴蝶斑的症狀之外,高達 8 成患者會在臉、手臂也出現紅班,許多患者也長期處在疲勞的狀態,尤其是身體許多器官都可能被免疫系統攻擊,產生共病問題。

  • 40%患者伴隨腦部神經病變
  • 60%患者伴隨腎臟病變
  • 90%患者伴隨骨骼關節病變
  • 80%患者伴隨血液系統異常
  • 35%患者伴隨胸膜炎
  • 30%患者伴隨腸胃系統病變
  • 30%患者伴隨乾眼症

紅斑性狼瘡患者死亡率更是一般人的 2.6 倍、若進一步細看 16-24 歲的,其中常見的死亡原因前三名分別為:感染症、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但常見紅斑性狼瘡引起的急性腎衰竭、長期使用高劑量的類固醇,每天使用超過 10 毫克也是死亡高風險因子。

新生物質製劑四月剛通過!有效降低免疫系統活化

但若進一步看現在病友們藥物使用狀況,確實有 3 成患者使用到高劑量的類固醇來控制疾病,特別是中重度的患者有將近 85 %使用類固醇,其中又有 27.8% 使用到高劑量一天超過 3 顆,長期使用下來自然患者會面臨副作用的問題,所以羅淑芳提到:「將治療的目標放在患者的疾病緩解、防止器官累積傷害、降低疾病活動度、類固醇使用不要超過 1.5 顆。」

睽違十年紅斑性狼瘡有新的生物製劑,這是第一款專門針對第一型干擾素活性的生物製劑,在今年四月通過食藥署核准,可以提供臨床使用,研究下發現生物製劑能降低免疫系統的活化,減少類固醇的使用,只是現階段仍為自費,一個月需要打一針、藥費大約 5-6 萬不等,療程需要維持一年。

即使症狀緩解也要避免未來是否再度復發,許多因素都可能是復發的風險,包括長時間陽光曝曬、過於疲勞、壓力、感染等,羅淑芳說:「像是飲食中也要避免生食,生菜沙拉、生魚片都盡量不要吃,特別要注意感光性植物也不能吃,舉例苜蓿芽、九層塔等。」

紅斑性狼瘡患者隨時都可能復發,有無穩定用藥也是一大關鍵,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盧俊吉醫師提到:「所以紅斑性狼瘡患者較難拿到慢性處方箋,需要比較固定的回診,尤其是有備孕需求的患者,需要疾病控制在較穩定的狀況下較佳。」

諮詢專家:林口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教授級主治醫師羅淑芳

文、王芊淩/圖、黃懷賢

延伸閱讀
台版《太陽的後裔》女主角病逝!醫師解釋「紅斑性狼瘡」致命原因
不是只有臉會紅!紅斑性狼瘡是「全身性」免疫疾病
莫名發燒、關節痛!紅斑性狼瘡有這些常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