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女性健康的 3 種子宮癌,一次看症狀、治療與如何預防!

110 年女性 10 大癌症死亡率排名,婦科癌症就佔了 4 位,常聽到廣告宣導「六分鐘護一生」的子宮頸抹片,是預防子宮頸癌的最佳利器,但子宮內可能發生的癌症除了子宮頸癌,還有致命的子宮內膜癌以及相當罕見的子宮惡性肉瘤,這篇文幫你整理發生的症狀、治療方式與如何預防……等等資訊。

子宮癌變 1:子宮頸癌

A.症狀

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HPV) 所致,而子宮頸是連接陰道跟子宮的通道,所以一旦感染可能出現分泌物變多、顏色改變、發出奇怪惡臭等症狀。而「異常出血」,像是性交後出血、2 次經期中間出血或是停經之後出血,有血尿、夾雜血絲的白帶等分泌物,或是性行為之後有出血,都建議馬上到婦產科檢查。

B.預防方式

1.「6 分鐘護一生」的抹片檢查
2.接種 HPV 疫苗
3. 9 至 45 歲的人都可以接種子宮頸疫苗

建議超過 30 歲的女性至少每 3 年要做一次子宮頸癌篩檢。此外,只要開始有性行為超過 2 年以上,就建議進行子宮頸抹片加上 HPV 病毒檢測。

C.治療方式

一般來說,早期(1、2 期)子宮頸癌,是以手術為主,中、晚期(3、4 期)子宮頸癌是以放射治療為主,再配合化學治療。

D.高風險族群包括:

1.初次性行為發生年齡早
2.多重性伴侶
3.性行為複雜
4.抽菸者

子宮癌變 2:子宮內膜癌

A.症狀

子宮體癌中約有 95% 是子宮內膜癌,其他 5% 為惡性肉瘤等相關癌症。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高峰約為 50至 55 歲。若在停經後出血其實就是一個警訊,建議停經後有任何出血,不管量多量少、時間長短,都應就診確認。

B.治療方式

子宮內膜癌就是內膜有異常增生的瘜肉、肌瘤或是長出內膜增生過後的組織,在婦科檢查時,透過腹部超音波可看子宮內膜厚度,判斷是否有內膜增生或出血狀況。

1.手術:子宮全切除是一線的主要治療方法,並可搭配適度的淋巴結摘除手術。
2.放射線治療:在某些期別用於手術後減低復發率,或用於不適合手術或手術無法清除所有腫瘤的病人。
3.化學治療或荷爾蒙(黃體素)療法:用於較高的期別,可讓身體殘餘的腫瘤組織萎縮,並減低復發機率。

C.高風險族群包括:

1.沒有生育
2.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3.家族有乳癌、子宮內膜癌病史
4.肥胖
5.糖尿病
6.長期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類食物

子宮癌變 3:子宮惡性肉瘤

A.症狀

子宮惡性肉瘤是從子宮肌肉或子宮內膜下層的結締組織(又名子宮內膜基)中形成的惡性疾病,占婦科惡性腫瘤的 1% 以下。常見症狀包括:異常出血、非月經期出血、停經後出血、陰道中的腫塊、腹部疼痛或飽漲感、尿頻。

B.治療方式

如果術前已經診斷是子宮惡性肉瘤,全子宮切除手術是最佳處置,需要時可加做卵巢切除,骨盆腔和主動脈旁淋巴切除,達到腫瘤完全切除的目的,有些病人術後需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預防腫瘤復發。

圖、文章改編 / 林欣儀

內容原文:女性健康最大殺手「子宮癌」!原因、篩檢、高危族群及治療方法一次看

延伸閱讀
生理期前中後怎麼調養?中醫給你全攻略!
婦癌死亡率第 2 高!卵巢癌越趨年輕化,符合 7 大危因要注意
遠離關節痠痛硬梆梆,中醫日常 5 招保養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