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連續吃多天的大餐讓腸胃發警報了嗎?一天三餐,吃得好可以養生,但是吃得不好,會帶來身體的負擔,常見的像是消化不良、脹氣、胃食道逆流等。在一天之中,消化力最強的時候是吃午餐時,過了中午後,消化功能會隨著時間愈晚愈弱。所以越晚吃晚餐,就越容易造成消化器官的負擔。
為什麼會脹氣呢?
脹氣的原因其實很多種,但一種是外來的空氣、一種是體內產生的氣體。外來的空氣可能是來自吃飯吃太快,或是邊吃飯邊說話,或是喝了太多碳酸飲料而產氣。
體內產生的氣體,則可能是腸道的壞菌太多、導致消化不良,或是吃太多不好消化的東西,讓食物停在胃裡太久而產生很多氣體,像是糯米、牛奶;或是吃了在消化過程中,本來就會產生很多氣體的食物,像是黃豆、高麗菜等。
3招改善脹氣,排氣減輕腸胃負擔
一、按摩肚臍四周的穴道
針對腹脹,可以考慮選用肚臍四周的穴道,像是肚臍左右2旁2寸的天樞穴、肚臍上方1寸的水分穴、肚臍上方4寸的中脘穴、肚臍下方3寸的關元穴。天樞、水分、中脘等穴道可以治療腹脹,關元穴主要用於各種虛證,所以又特別指可以治療「腸胃蠕動不好、產氣過多」的虛性腹脹。
二、敲敲後腰助排氣
敲敲後腰能幫助腸道蠕動,進而排氣。方法如下:
- 挺直背、坐在椅上,雙手握拳,敲打股溝旁邊的臀部。
- 慢慢往上,敲打股溝上方的髖骨。
- 再往上,敲打到手能到達的範圍,過程中都輕輕的敲就好,不用感覺疼痛。
三、飯後散步15分鐘
許多人會認為,在飯後應該要坐著休息,避免胃下垂,但其實坐著、腹部擠壓,反而讓腸胃沒辦法好好消化。其實飯後慢慢的散步 10 分鐘,更能促進蠕動、幫助消化,而每天固定運動30分鐘,也是刺激腸胃蠕動的方式,增強胃部的消化能力。
圖/艾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