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 注意保暖也要小心低溫燙傷

氣象局表示,2月1日東北季風將開始報到,氣象預報中部以北低溫僅13度,面對寒流來襲,大家需要注意保暖,但也要小心低溫燙傷。像是知名女星張鈞甯曾在中國大陸拍戲時,因為拍片地點氣候嚴寒,便把暖暖包放在棉被裡面取暖,沒想到起床時驚覺貼著暖暖包一夜的小腿,皮膚已經起了水泡,就醫後發現已經是2度灼傷。

低溫燙傷是什麼?

低溫燙傷是指人體長時間接觸44~50℃等中等溫度的熱源,對皮膚表面到真皮層至皮下組織造成的的灼傷或燙傷。常發生在天氣太冷,皮膚長時間接觸暖暖包或熱水袋或使用電暖器時,人體對於中溫不像碰到高溫會立即警覺,反而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等到發現有問題時,已經造成燙傷或灼傷了。

臨床上顯示,如果44℃熱源持續接觸皮膚4~6小時,會造成皮膚永久性損傷,而約49℃的熱源,若持續性接觸皮膚3分鐘後會傷害皮膚的表皮層,超過9分鐘則會使表皮徹底壞死。雖然低溫燙傷的部位,可能只有紅腫或水泡,看起來面積不大,以為是2度灼傷或燙傷,但實際上通常都是2~3度的燙傷,嚴重起來可能會傷到皮下組織、肌肉或是骨骼。

哪些人容易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最容易發生在糖尿病、中風後遺症等患者以及老年人身上,因為末梢血液循環不良以及局部皮膚感覺功能減退或障礙,容易受到傷害;冬季手腳冰冷的人,也很容易因為使用取暖器具不當,造成低溫燙傷;而發生在嬰幼兒身上的低溫燙傷,大多是因為父母或監護人照顧不周所造成的。此外,麻醉術後患者、醉酒或過度熟睡的人,也都容易因為意識不清發生低溫燙傷。

發生低溫燙傷該怎麼辦呢?

發現低溫燙傷後,最好馬上沖洗自來水或用10~20℃的冷水浸泡患部,最好超過半小時以上,等到疼痛減輕或沒有疼痛為止。而沒辦法沖洗或浸泡的部位可用乾淨的毛巾或紗布弄濕冷敷。切記不能用冰塊直接冷敷傷口,以免冰塊溫度過低,反而使傷口更加嚴重。若傷口已經產生水泡,不可自己搓破,建議冷敷後用乾淨毛巾或紗布簡單包紮,立刻至醫院就診。

因為低溫燙傷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釀禍,因此可以靠加強安全知識來預防燙傷。例如選擇使用有保障的禦寒產品、使用前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使用暖暖包時不可直接貼在皮膚或貼身的薄衣服上、使用電熱毯的時候,可在睡覺前兩小時打開,上床後切斷電源,並隔著薄被或毯子使用,避免低溫燙傷。

延伸閱讀

燙傷傷口別直接沖水!醫師破解「沖脫泡蓋送」4大迷思

燙傷快冰敷?這些處理方法很NG!

溼冷天氣讓身體冷到受不了嗎?4 方法不只保暖還保健康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