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患者的家屬會要求一定要治療到底?因為他們害怕不積極治療,就會被丟包。」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副執行長廖熏香說,醫病共享決策不是把決策權力丟給病患,因為那對他們來說,是太沈重的負擔。
為什麼要有醫病共享決策
在醫療現場,有些患者會抱怨醫生「都不提供一個意見,只會說『你自己決定』」,但患者根本不知道選了這個、或是選了那個治療方法,差別到底是什麼?就算醫師有解釋過,對他們來說也太困難、不好懂,而醫師因為忙碌或是不知道怎麼跟病患解釋,醫病關係也就處在尷尬的狀態。
所以醫策會從2015年開始辦理「醫病共享決策平台」,第一步就是先導入很多的線上平台、AI、VR等許多的決策輔助工具,讓醫療端先熟悉,並試著用這些工具跟患者討論,廖熏香說,在這幾年的過程中,也慢慢的讓醫療端了解「跟病人溝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治療必須有共識才推得下去。
比如2017年,醫策會的分享會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提到有腎臟科的病人需要洗腎,不知道到底要選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但通常患者一聽到「透析」,當下會是「晴天霹靂」,進入否認期、不接受的狀態,所以不適合談共享決策,要先讓他接受,再走下一步,而且也需要特別關心。
「即使是糖尿病的共享決策,語言不一樣、年齡不一樣、家庭背景不一樣,應對的策略也是不一樣的,這就是醫療端要去思考的部分。」
而病人端需要什麼?
廖熏香說,醫病共享決策的推行,是只有在最重要的「決策」上,必須取得共識,很多醫療人員會分享,因為這個需要邀請病人一起做,以前病人都會覺得說「你決定就好,我沒意見」,會覺得到醫院就是要醫療人員來主導,而自己對這個也不熟悉,但只有病患自己也對自己了解,他才有動力去做正確的處理。
「比如長期用藥的患者,傳統上,醫師開了藥、藥師交代清楚副作用跟注意事項,看起來好像都講解清楚,但要不要吃這個藥是誰決定?還是患者自己決定,他不見得接受得了副作用,可能就自己不吃了。如果我們可以先了解他的生活形態,再針對他習慣的方式給藥,他的服藥順從性也會增加,也減少不斷看診拿藥的機率。」廖熏香說。
所以要醫療人員可以在第一線教導民眾,為什麼知道自己的病情很重要、自己可以做什麼、自己針對治療方式有沒有什麼意見?這些不是跟病人講完「你吃藥之後會有副作用」等客觀事實,就可以解決的,因為他們根本沒辦法想像那個副作用,對自己的生活帶來多大的影響,醫療人員必須先有掌握,廖熏香說,「所以病人的意見重要在這裡。」
而林口長庚醫院也分享,在皮膚科的治療上,也許醫師的意見是「光照治療最好」,但患者配合性可能很低,原來是因為光照治療一次要進行1小時,一星期要3~4次,根本不符合患者的生活型態,經過討論之後,才討論改用口服藥物或是生物製劑替代,皮膚科主治醫師吳吉妮說,利用醫病共享的概念,一開始就知道患者的生活狀況,可以節省很多彼此嘗試的時間。
延伸閱讀
我要讓爸爸插管還是安寧?醫病共享決策讓決定不再後悔
「應不應該放棄爸爸的急救?」醫病共享決策讓家屬不後悔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