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輸血「鐵沉積」恐奪命 1個月超過2袋血就有危險

輸血是很常見的治療方式,小至手術急診,大至慢性疾病治療,輸血是許多人一生中都曾經歷過的必要醫療處置,但不少民眾卻不知道輸血後,可能出現發燒發冷、搔癢皮疹、頭痛、心跳加速、呼吸不順等急性不良反應,甚至導致過敏休克反應。

像是臺北榮民總醫院輸血醫學科主任劉峻宇的病人70歲王媽媽,就曾經面臨鐵沈積的危機,「一直以來我都聽從醫師的建議,定期回院輸血、檢查,狀況也算蠻穩定的,原本喘暈症狀也有減輕,直到醫師在某次檢查後,告知我體內鐵蛋白數值竟然高達1800 ng/mL,最高更曾經高達2183 ng/mL,足足是正常人的7倍。」

「鐵沈積」嚴重會危害生命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暨臺大醫院小兒部血液腫瘤科醫師盧孟佑表示,慢性病需長期輸血者,血液中的鐵蛋白會隨著每次輸血而逐漸沉積於體內,長久下來,如果沒有將多餘鐵蛋白排出體外,過高的鐵蛋白將對體內各器官造成莫大負擔,嚴重時更會引發諸如心臟衰竭、肝硬化等併發症。

盧孟佑解釋,鐵是身體中重要的元素,若攝取不足可能出現貧血等症狀,但卻鮮少有人知道,鐵質若在體內累積過多,會造成心臟、肝臟、脾臟、內分泌系統等器官傷害,而重度海洋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症候群以及再生不良性貧血等患者,都不免因需長期輸血而產生鐵質沉積。

「鐵質沉積明顯症狀包括心律不整、皮膚色素沉著、虛弱、能量缺乏、上腹痛、體重喪失、關節疼痛等,亦可能引起各種併發症,如心臟衰竭、心肌症、肝硬化糖尿病、皮膚沉著症、不孕症、關節病、骨質疏鬆等,」盧孟佑說明,症狀嚴重甚至會導致骨髓造血功能更差,或免疫力降低,大幅增加感染及癌症發生率。

「民眾應要充分了解輸血後可能產生的短、長期不良反應,短期不良反應包括搔癢皮疹、發燒、發冷、頭痛、心跳加速、呼吸不順暢等,若輸血後24小時內出現上述相關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盧孟佑提醒,長期輸血者不可不瞭解鐵沉積所導致的「鋼鐵人」危機。

輸血20袋鐵質恐超標!

劉峻宇表示,正常人的血清鐵蛋白濃度為250~300 ng/mL,若濃度超過300 ng/mL以上就算是過量,臨床上則是將需要治療的標準訂在1,000 ng/mL以上;而一袋紅血球濃厚液(約150ml)含有200 mg的鐵,所以患者如果累積輸入超過20袋血時,就有很大風險出現鐵質沉積。

「若是一個月輸血超過2袋就會有風險,」劉峻宇表示,血清鐵蛋白濃度越高時,發生鐵沉積的風險也越高,「提醒患者應每3個月定期檢查血清鐵蛋白濃度,並及早與醫師討論排鐵治療的必要性,如此才能有效降低鐵質沉積所帶來的併發症風險,千萬別讓輸血同時成為『救命』與『要命』的雙面刃。」

排鐵分「針劑」與「口服」藥物

劉峻宇提到,目前市面上有針劑及口服兩種類型的排鐵藥物,可供臨床醫師依病人情況使用,針劑排鐵每週需注射5~7次不等,口服方式相對簡單方便,目前也有一天服用1次或一天服用3次,作用時間較長的口服藥物可供選擇,有效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全台2018年全血捐血總量達約591515.25公升,相當於313座標準游泳池,如此巨量的血液提供給各大醫療院所做為醫療用途輸血使用,對於大多數民眾來說,除了關心血緣是否足夠,也需要了解輸血背後潛藏的風險。

延伸閱讀:

一通電話救回媽媽 急診主任點出存活關鍵

成績不斷退步,竟然是因為缺鐵性貧血造成!

別等暈倒才發現問題 亞東遠距中心:善用智慧型裝置掌握病情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