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揮別尿床 兒童泌尿權威楊緒棣教父母寫「排尿日記」

尿床可以說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過程,但是這對於一些孩子來說,確實一道過不去的坎,一般來說,如果孩子已經6歲以上,每月仍然夜間尿床2次(或以上),夜間尿床症狀長達3個月(或以上),就需要帶到門診給醫生治療。

台灣兒童泌尿科權威、台北慈濟副院長楊緒棣表示,許多來看診的家長跟孩子最害怕的就是做檢查,「但其實依照我的經驗,95%的孩子只要透過非侵入式的檢查,在無痛的情形下就能夠完成檢查,之後再接受治療。」

楊緒棣介紹,常見的檢查包括了理學檢查(包括外生殖器、腰薦椎檢查、直腸檢查)、尿液檢查(排除泌尿道感染問題),個別案例再接受尿流速和殘尿量檢查、膀胱和腎臟超音波檢查、尿路動力的檢查。

楊緒棣推薦了由台灣尿路研究會發展出來的一個評估法,教父母可以用「排尿日記」來紀錄孩子的尿床情況,通常醫師就能夠從中推測出蛛絲馬跡。「用尿尿來寫日記,可以讓父母了解孩子的每日排尿狀況,據以推估膀胱的健康度,」楊緒棣分析。

怎麼寫排尿日記?

楊緒棣介紹,排尿日記就是將日常生活中飲水及排尿的水量,加以詳細的記錄下來,「家中需要準備2個有刻度的杯子,容量大約500cc,一個用來測量喝水量,一個用來測量尿尿量。」

排尿日記最好詳實紀錄3-4天,最短也需要2天,由早上8點記錄到隔天早上8點,將這段時間每次喝水、排尿的時間及容量記錄下來。如果排尿是有漏尿、急尿感、膀胱疼痛或血尿的情形,也要記錄。其他會引發特殊排尿障礙的狀況,例如咳嗽、腹部用力或跑跳時會漏尿,也要記下來。

排尿日記透露了什麼?

由排尿日記中,可以看出24消失的總尿量、夜間的排尿量、夜間排尿量佔總尿量的百分比、日間與夜間最大功能性膀胱容量、白天的排尿次數、急尿感和尿失禁次數。

一般而言,12歲以下的兒童預期膀胱容量是(年紀+1)×30cc。排尿日記中的最大小便量如果小於預期膀胱容量的2/3,就稱之為小膀胱。在尿床的孩子中,就常看到膀胱容量小、常憋尿的問題。

楊緒棣建議家長們帶著孩子的排尿日記一同來就診,往往能事半功倍。他舉例,「有個4歲的孩子,我看見他每天的排尿量都到了1500cc左右,而且每次上廁所的排尿量都顯示了他有膀胱膨脹的問題,這就很清楚他水喝太多,只要減量就可以解決尿床的問題了。」

延伸閱讀:

小二男童懼尿床不去夏令營 醫師呼籲「623原則」須就醫

小孩尿床怎麼辦?中醫治療分3種 加上雷射針灸效果更好

尿液無色、沒氣味、量又多,竟然可能是這種病!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