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視」是幾乎每個人都有的疾病,但在剛出生的時候,其實每個孩子在出生的時候,都會有200~300度左右的遠視度數,隨著長大才會慢慢減少。所以只要好好把握這個「遠視儲備量」,其實就可以避免未來的高度近視。
12歲之前保持遠視最好!
根據國民健康署進行的「106年度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有7成的12歲的小六學童近視,到了15歲的國三生年紀,更有9成都已經近視,其中還有3成是高度近視(500度近視以上),成為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疾病的候選人。
永和大學眼科診所院長鐘珮禎說,其實小孩子正常來說,是應該要「遠視」的。因為小孩子眼球小、眼軸短,光線進入眼睛之後會在視網膜的後面投影成像,變成「遠視」;「在3~4歲的時候,大概還會有200~250左右的遠視,一直到12歲左右,等到眼球發展比較成熟,才會恢復成沒有差距的『正視眼』。」
換句話說,12歲前需要保持著一定程度的遠視,等到過了12歲、眼球發展比較成熟之後,近視的度數就不會快速增加。鐘珮禎說,「不然正常來說,如果小時候就近視,又沒有積極治療,每年大概會增加100~120度,如果小學一年級就近視,等到國小過完,都已經有600、700度左右的近視了。」
3歲要開始第一次眼睛檢查
鐘珮禎說,因為3歲左右視力就會發展得差不多,建議這時候可以開始第一次眼睛檢查,確認是不是有遠視、近視、斜視、弱視、散光等狀況。「眼睛健康不是單純看有沒有近視、遠視就看得出來,像是小孩子遠視是正常,但遠視度數太高,表示可能是弱視,反而需要注意。」
因為眼睛的睫狀肌正常來說看遠是放鬆、看近才需要用力,而遠視度數太高的小孩子比起一般人更容易看不清楚近的地方,睫狀肌就需要一直處在用力的狀態才能正常的寫字、看書,反而容易造成眼睛的傷害。
而反過來說,近視度數即使很淺,也不是戴眼鏡就能控制的,鐘珮禎說,眼鏡投影的成像會在視網膜之後,眼軸為了讓成像能投影在視網膜上,就會刻意讓眼軸拉長,所以很多戴眼鏡的孩子近視度數還是一直加深,「但不戴眼鏡會更糟,因為眼睛看不清楚就會一直用力,度數加深更快。」
所以建議12歲以下的孩子每年至少做一次眼睛檢查,而且只要發現有近視、遠視、散光等視力不良的狀況,還是要積極治療。鐘珮禎說,可以多跟眼科醫師討論,或是多看不同的醫師,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但千萬不要放著不管,視力一去也會回不來。
延伸閱讀
角膜塑型片跟散瞳劑,哪一種對治療近視更有效?
孩子眨眼歪頭就是警訊!開學才發現近視就太慢了
文/盧映慈 圖/李昀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