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健康保險署長李伯璋自上任以來透過醫療分級、健保大數據等措施,積極且穩健地進行健保改革,並致力提升醫療GDP占比。根據統計,台灣醫療成本佔 GDP 僅 6% ,相較於美國 15% 、歐盟國家 10% ,明顯偏低。這樣的情況不但不利醫療品質,亦使部分重大疾病治療給付標準相對嚴苛,病人無法得到充足的照顧。其一,就是中度血友病患者(體内凝血因子濃度介於 2-5% )的照顧。
血友病的治療觀念,已轉向重視預防性治療,透過定期補充體內凝血因子濃度的方法,大幅降低因出血而造成關節病變的機率,也避免後續龐大的醫療支出。目前受限資源,僅重度病人(體内凝血因子濃度小於 1% )才能夠申請健保預防性藥物,輕度與中度患者則採需求性治療。然凝血因子濃度非絕對,治療主要是看出血情況而定。研究指出,無預防性治療的中度病人一年出血次數,可能高於接受預防性治療之重度病人4.5次。鑒此,專家表示部分有需求之中度血友病患者確實需要預防性治療,以降低出血、避免後續醫療負擔。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沈銘鏡表示,有一些中度的病人,凝血因子接近 1% ,若出現頻繁出血,則有做預防性出血的必要。
中度病人也有預防需求
至於為什麼預防性治療如此重要,主要是避免出血導致關節病變,影響病人生活與醫療負擔。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葉士芃醫師表示「如果我們要病患的生活品質好,就要定期幫他預防性的打凝血因子。」血友病患者若沒有接受治療,一旦反覆出血,關節就可能因纖維化而壞掉,未來需要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並影響的日常生活。在國家財政許可下,葉醫師認為中度的病人可考慮視需求投資相關醫療資源。
歐美治療彈性高 大幅降低手術費用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友病中心主任張家堯表示,部分歐美國家針對重度與中度病人,同時提供預防性治療。
資料顯示,英國、比利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典,日本、加拿大等歐美先進國家,對重度與中度病人都提供預防性治療,此舉大幅改善了整體血友病人的生活品質,也可以減少門診、住院,甚至替換關節的大手術費用,所節省下來的時間與金錢的潛在利益,反而能夠有效提升醫療資源的利用。張家堯醫師表示,台灣的血友病照顧起步雖然比歐美國家晚,這幾年有很大進步。而透過當前的健保財務改革,期許台灣能夠循先進國家的腳步,強化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完善血友病人的健康照護。
文/李佩諠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