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健康醫療
腸病毒急診數攀升!防幼兒染病怎麼做?教孩子落實 5 步驟、5 口訣就對了
日期:2023 年 2 月 8 日 作者:陳 韋彤
最近兒科醫師們觀察門診、急診發現,許多病毒都來勢洶洶,不少幼兒都中標。疾管署監測資料更顯示,腸病毒的急診數攀升中,光就診...
維生素D可預防糖尿病?專家:可能僅「糖尿病前期」患者適用
日期:2023 年 2 月 8 日 作者:王芊淩
糖尿病在各國發生率、盛行率年年攀升,多數原因都是後天肥胖、生活習慣不佳導致胰島素阻抗,那是否有機會藉由營養素補充來做預防...
【影音】年後如何保養腸胃?高晧宇中醫師解析 2 招緩解腸胃發炎
日期:2023 年 2 月 8 日 作者:賴 欣平
過年不忌口,吃太多、吃太油,都可能影響消化,導致食物通通堆積在腸道,也讓腸道發炎風險隨之增高。馬偕醫院中醫內科高晧宇醫師...
小心「醣胖」悄悄找上門!新陳代謝科名醫教你日常平小腹的好習慣,遠離慢性病
日期:2023 年 2 月 8 日 作者:賴 以玲
醣胖 最被忽略的老化風險,新生活型態養出活力慢老,減脂、增肌、平小腹、控血糖 作者: 游能俊、黃惠如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
養生甜湯真的比較健康?花生湯熱量奪冠!營養師教 3 招飲食對策零負擔享用
日期:2023 年 2 月 8 日 作者:劉思妤 營養師
坊間的甜湯種類多元、用料實在,有些食材滋補養生,讓不少民眾直覺認為甜湯很健康、多吃沒問題。殊不知好喝的甜湯往往會加入過多...
是多愁善感還是憂鬱症前兆?憂鬱症四部曲 症狀出現兩週以上快就醫
日期:2023 年 2 月 7 日 作者:李祉函
想到難過的事情不自覺掉淚,是多愁善感還是憂鬱症前兆?與憂鬱的心情不同,憂鬱症會影響一個人的思想、行為,美國世界衛生組織更...
青少年長期拒學、無力上學竟是精神疾患惹禍!醫建議家長先觀察、超過 1 段時間應帶孩子就醫
日期:2023 年 2 月 7 日 作者:陳 韋彤
青春是悸動的,然而青春的大腦卻是敏感又脆弱的。醫師指出,嚴重精神疾患(包括思覺失調症、雙極性疾患及重度憂鬱症等)好發於青...
流感流行未退燒!重症再增十例從兒童到老人都有
日期:2023 年 2 月 7 日 作者:王芊淩
春節結束後,流感疫情再度反彈,根據這週疾管署的監測,類流感的門診人次上升 28 %,人數恢復到春節前,其中又新增十例流感...
如何分辨「氣質好動」、「過動傾向」和「ADHD」?職能治療師解答其中關鍵
日期:2023 年 2 月 7 日 作者:陳 韋彤
2 歲多的小愷是家中獨子,個性活潑好動,平時喜歡東奔西跑,找大人一起玩遊戲,但孩子有時出現種種行為讓家長和老師頭疼,他們...
我是真的老了嗎?檢視是否為「老年症候群 」上身
日期:2023 年 2 月 7 日 作者:王芊淩
台灣人口結構已經達到「高齡化」,甚至在 2025 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在邁入老年期,不論在生理、心理、社會層面皆出現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