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天蹲10次馬桶卻當吃壞肚子!結果大腸黏膜早就潰爛發炎

29歲的許先生,從好幾年前就開始會有反覆的腹痛、腹瀉、血便,嚴重時一天要跑超過十次廁所,大便中也會帶血。但由於工作忙碌,一直覺得自己只是腸胃不好吃壞肚子加上痔瘡作怪,症狀一陣子後也會自己緩解,就不以為意,沒想到最近感覺越來越瘦,才很緊張的就醫,發現大腸黏膜都已經有瀰漫性發炎的問題了。

腸道疾病不是只有癌症跟痔瘡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暨全人醫療科主治醫師王宿鴻說,「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從年輕開始就會如影隨形的跟著病人一輩子,發作時除了惱人的腹痛、血便外,更會讓人狂跑廁所,時時與馬桶為伍。

像上述的許先生,就是因為這幾個月來發作頻率太高,太常跑廁所,嚴重到不想出門、無法工作,也越來越瘦。被說服接受大腸鏡檢查之後,才發現整個左側大腸腸粘膜瀰漫性的連續性發炎,並有自發性出血,確認是潰瘍性大腸炎,開始免疫抑制劑的治療過程。

王宿鴻說,這種發炎性的腸道疾病可分為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因為台灣飲食西化的關係,從1998年到2013年短短15年之間,病人人數足足增加了26倍。而且好發於20-45歲之間的青壯年人口,男女比約為6比4,而潰瘍性大腸炎比克隆氏症來的常見。

「重點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也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影響的器官不止腸胃道,亦常合併其他器官的自體免疫疾病,像是關節炎、皮膚潰傷、原發性硬化膽管炎、眼睛葡萄膜炎及外鞏膜炎等。」王宿鴻說,早點診斷治療才能控制不要惡化跟更嚴重。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徵兆

發炎性腸道疾病顧名思義,主要就是身體在腸道有不正常的發炎反應,造成慢性腹痛、血便、和其他腸胃道外的症狀等。王宿鴻說,致病原因目前還不是非常清楚,但推測自體免疫系統、基因、飲食、環境、和腸道菌叢有關,所以病人常會反覆發作、又緩解,如果有下列其中一項症狀,建議就醫。

  • 慢性腹痛超過兩個月以上,有時候甚至半夜痛醒。
  • 慢性腹瀉、血便超過兩個月以上。
  • 一天要跑好幾次廁所,蹲在馬桶上明明有便意但卻排沒多少。
  • 沒有刻意要減肥,體重卻越來越輕。
  • 食慾差,易疲倦,生活越來越無精打采。
  • 不明原因的貧血,發燒

王宿鴻說,如果沒有控制腸道發炎,可能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如腸道狹窄、腸阻塞、腸穿孔、營養不良、感染、廔管、癑瘍等,日後大腸癌風險也比一般人來的高許多;所以如果有症狀,不要自己買藥物止痛治療,還是要看醫生來診斷。

在治療上,輕微的可以用抗發炎藥物和飲食調整來控制,但嚴重可能需要給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生物製劑等。王宿鴻說,一旦發作,就是終身無法擺脫,所以治療的目標就是降低發炎反應、避免併發症的產生、控制疾病並維持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拉肚子拉成習慣,當心是你的身體出了這6種狀況

無法根治的腸道「克隆氏症」 嚴重甚至導致小腸破裂

病從口入~慢性腸道疾病真的是吃出來的~

文/盧映慈 圖/盧映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