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瑜伽老師或是太陽馬戲團的團員做出高難度的動作,像是把腳放在頭上,或是趴著、腳卻越過頭頂踏到地板,讓大家羨慕「柔軟度真好」。但其實有些柔軟度太好的人,可能是得了一種先天性的基因遺傳疾病「關節過動症候群(JHS)」。
關節過動症候群是什麼?
關節過動症候群是一種顯性遺傳的疾病,多半發生在女性身上,疾病的比例大約有8%,換算下來台灣約有150萬人,但大部分的人症狀很輕微。因為關節周圍的結締組織太柔軟、沒有支撐效果,等於失去維持穩定、固定的能力,某方面來看柔軟度會很好,但另一方面來說,身體沒辦法支撐肌肉的動作。
所以對於在練瑜珈、練體操或是常需要伸展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福音,但隨著年紀增長,會開始覺得自己容易全身痠痛、尤其是關節的地方很容易拉傷、甚至脫臼,時不時就會得肌腱炎、韌帶發炎、或是椎間盤突出等,也變成日常生活中的困擾。
而有些人彎曲的程度特別嚴重,可能從小開始,就覺得寫字沒有力氣、跑步跑不動,連坐著都沒辦法抬頭挺胸,卻一直被認為是不認真、或是肌肉萎縮,其實是關節結締組織出問題。但雖然不少人柔軟度很好,要嚴重到這種狀況卻很少,所以要有經驗的醫師才會判斷出來。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關節過動症候群?
- A:手的大拇指可以伸展、貼到手腕上。(右手可以得一分,左手可以得一分)
- B:手的小指可以反向彎曲到超過90度。(右手可以得一分,左手可以得一分)
- C:手臂伸直的時候,手肘可以反向彎曲,讓手臂伸直的角度超過180度。(右手可以得一分,左手可以得一分)
- D:腿伸直的時候,膝蓋可以反向彎曲,讓腿伸直的角度超過180度。(右腳可以得一分,左腳可以得一分)
- E:站直、膝蓋伸直體前彎,雙手手掌可以平貼地面。(如果可以得一分)
超過4分可能就有關節過動症候群,如果加上超過4個關節疼痛超過3個月以上、或是曾經有大關節脫臼的情形,可能性更高,建議到免疫風濕科、復健科、骨科尋求診斷。
如果得了關節過動症候群怎麼辦?
其實只要確診是關節過動症候群,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依照個人的柔軟度不同,設計相關的肌肉訓練、本體覺訓練菜單,這種關節疼痛、受傷的情形也會改善,重點是要了解自己的身體。
一般來說,因為柔軟度好的關節處,本體覺、也就是對外界環境改變的反應也會比較差,比如看到椅子想坐,卻因為柔軟度太好、衝得太快,導致用力過猛而受傷,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穿戴限制關節活動的護腕、護膝等,再用緩慢移動、球體按摩來訓練本體覺。
而強化關節附近的肌肉力量,也可以幫助穩定關節,不要過度伸展,但太多、太嚴苛的訓練也會導致關節伸展情形更嚴重,所以整體的訓練菜單,還是要諮詢醫師之後量身訂做,才不會誘發更多的受傷狀況。
延伸閱讀
下背痛做做瑜伽伸展就會好?其實伸展過度才會痛!
抬頭挺胸走路反而下背痛?你可能得了下交叉症候群!
柔軟度不夠中風機率提高!5瑜珈讓血管和心臟回春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