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腳麻是神經萎縮 糖尿病患最好每2年做1次神經傳導檢查

「阿伯,你為什麼不走?」「我為什麼不走?腳麻了是要怎麼走?」這個熱門的廣告台詞相信大家一定都很有印象。這種「腳麻」的問題其實就是周邊神經失去功能,常常發生在老人家、或是糖尿病患者、重傷、久臥在床的人身上,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雖然是高危險群,但周邊病變的速度不快,可能沒注意之下,直到出現腳麻的症狀,才發現神經已經萎縮了,建議至少每2年要做一次檢查。

神經是身體的電路

神經系統在身體裡,又分成中樞神經跟周邊神經,中樞神經就像是電腦主機,負責發號施令,再透過周邊神經這些長長的「電線」傳到身體各處。到了末梢神經,就是負責做出反應的執行官,同時也要回報所有情況到主機,讓主機進行判斷。像是被燙到就會立刻縮手、快跌倒的時候會反射性的扶地板等。

但周邊神經這些「電線」,也可能會有某一段壞掉,如果電線斷了,就會造成短路,電線脫皮,就會造成漏電,一開始可能還不知不覺,只是覺得身體反應沒有以前那麼快、感覺有點遲鈍,但久而久之,甚至會出現酸麻、刺痛,甚至感覺被火燒傷的灼痛感,這時就代表病變已經開始要變得嚴重了。

而因為周邊神經在全身各處都有,所以產生的位置也是分布全身,而在出現上面提到的麻、痛之後,也可能會出現感覺失調,燙到了也不覺得痛,或是拿著冰塊也不覺得冰;一旦出現這種對冷、熱開始不敏感的狀況,表示神經的失調可能已經難以恢復,一定要馬上去看醫生,免得受損範圍越來越大。

怎麼預防神經病變

而糖尿病患是非常容易發生周邊神經病變的族群,大部分會從腳開始,慢慢往上延伸,有些人除了麻、感覺失調之外,還會出現「異感痛」,也就是輕輕的碰觸也會非常痛,像是穿衣服時碰到衣服,或是睡覺時蓋棉被,也會覺得異常的疼痛,非常影響日常生活的品質。

所以建議糖尿病患每1~2年,要去做一次「神經傳導檢查」。這種檢查是在要檢查的部位貼上電極,用少量的電刺激神經,看患者出現什麼反應,沒反應可能是「電線斷了」,出現奇怪的反應可能是「漏電了」,來初步篩檢神經是不是出現問題。

雖然貼上電極「通電刺激」聽起來很可怕,但給的電其實非常少量,檢查時,頂多會有像是撞到手肘後側那種麻麻的感覺,除非有心臟病,不然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危險,也不會有後遺症。

而在檢查的時候,建議先上廁所,並穿上寬鬆的衣物,方便待會的神經反應不會卡住,另外,也不要在手腳上塗抹任何物品,避免電流受到干擾;另外,因為要檢查身體的不同部位,所以檢查過程大約需要30分鐘左右,這項檢查只收門診診療費,大約幾百元,如果有病變的疑慮才要再進一步做其他檢查,所以是很便宜、簡單又方便的初步篩檢。

你想要什麼樣的健檢,按>>這裡就知道

延伸閱讀

屁股越坐越酸,其實不一定是坐骨神經痛!
他86歲,身體像56歲!靠提升自律神經活性「返老還童」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