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癢不用抓!異位性皮膚炎,按穴道也有效

從中醫觀點來看,「異位性皮膚炎」,其實是一種「體濕」的結果。是因為身體先天正氣不足(免疫力不足),無法抵擋外來的刺激侵襲,而引起過敏反應。或是因脾胃虛弱,運化水濕功能出現問題而造成的脾虛濕盛。

體內濕毒是致病的主因,因此中醫在治療上,除了消除外在各種令人不適的症狀之外,其重點在排除體內的濕毒,去除體內的致病因素,才是關鍵!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經常處於「愈抓愈癢,愈癢愈抓」的惡性循環狀態,所以止癢也很重要。

這5個穴道,健脾利濕、止癢、調氣血

曲池穴:疏邪熱,利關節,祛風濕,調氣血,除癢
位置:手肘彎曲,外側的橫紋尾端

合谷穴:疏散風邪,開關通竅,清泄肺氣
位置:虎口併攏肌肉凸起最高處

血海穴:調血養血,宣通下焦,主治皮膚濕疹
位置:膝蓋骨內側的上角,往上三指寬,筋肉的溝

陰陵泉穴:運中焦,化濕滯
位置:小腿內側上端,脛骨轉折凹陷處

三陰交穴:補脾土,助運化,通氣滯,疏下焦
位置:小腿內側,內踝尖之上四支手指頭,脛骨後方

異位性皮膚炎日常生活要注意

1.忌用肥皂或化妝品,以免不斷刺激已經奇癢難耐的皮膚。

2.患部如果是屬於滲水易糜爛型態,忌用油膏塗抹包紮,以免堵塞毛孔,引起進一步發炎。

3.平時應穿著較易通風的衣物,以免患部長期處於悶熱又潮濕的環境。

4.平時盡量放鬆、消除精神緊張因素,保持輕鬆愉快心情。

5.避免熬夜、晚睡,否則會陷入「睡愈少病愈重」的惡性循環。

延伸閱讀:
脾胃好不好,看五官就知道!
身體濕氣重?除濕開關報你知
濕熱體質養生必吃,排除體內的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