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放棄中風後的肢體痙攣治療! 復健、注射治療助扭轉人生

腦中風」是中高齡者死亡與失能的主因。發生時讓人措手不及,即便搶救回來,也容易因腦組織損傷而留下後遺症,輕則動作、外觀不協調,重則導致失能,被迫轉入長照安養體系。義大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謝孟倉醫師鼓勵患者與家屬,腦中風後引發的肢體功能障礙,仍有機會透過黃金期的積極治療與持續復健改善,回復較佳生活品質。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腦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每年死亡人數更逾 1.2 萬人。腦中風發生後,逾 6 成患者會出現失能,不單對患者影響甚鉅,也為家屬帶來沈重負擔與衝擊。

腦中風失能症狀多 肢體痙攣為其一

「腦中風出現失能的比例相當高,失能的情況會依據患者的腦損傷範圍而有所不同。」謝孟倉醫師指出,較常見的症狀包括:

  1. 肢體無力、肢體痙攣或肢體有攣縮的情形。
  2. 認知功能障礙,例如:言語失用症、失語症等。
  3. 空間、視覺障礙。
  4. 動作不協調、走路無法平衡等症狀。

其中,肢體痙攣是中風後常見的失能症狀之一,且容易持續終生。謝孟倉醫師指出,當大腦受損以致無法控制運動神經時,肢體會逐漸出現僵硬與痙攣。失能初期多半出現肢體無力,部分患者經過 1 至 2 周會開始肌肉緊繃。文獻統計,中風後約 2 至 3 個月,有 3 成患者的上、下肢肌肉開始出現痙攣、僵硬,影響生活品質。

肢體痙攣恐影響日常 積極復健、治療有助降低痙攣發生

肢體痙攣帶給患者與家屬生活上諸多不便,謝孟倉醫師分享肢體痙攣的好發位置與其造成的影響:

  1. 上肢關節彎曲:肩膀關節往前側內縮、內旋;若發生在手肘,則彎曲姿勢會使患者無法將手伸直,亦無法正常拿起物品。
  2. 上肢手指、手掌的痙攣:患者會呈現抓握姿勢,手掌無法完整的打開,造成日常清潔困難。
  3. 下肢關節與指節:常見情形為膝蓋僵直,或腳掌與大拇指彎曲。嚴重的情況則為關節、姿勢變形,時間一長會導致肌肉骨頭壓迫,容易造成其他的傷口,甚至褥瘡。

「痙攣發生後若不接受良好治療,會讓症狀惡化。」謝孟倉醫師強調,為了幫助患者減少痙攣的發生,在中風後,醫師就會教導患者與照顧者做一些被動的關節伸展,搭配熱敷,降低關節緊繃與痙攣的情形。若痙攣症狀無法改善,除了協助患者積極復健外,醫師也會評估患者的狀況,搭配緩解痙攣的藥物進行治療。醫師補充,中風後,患者與照護者可能面臨失能與照護困境,因此掌握腦中風後的黃金治療期,對於患者與照護者是一大幫助。

改善肢體痙攣 肉毒桿菌注射治療彈性大

謝孟倉醫師提到,肢體痙攣治療方式日趨多元,以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藉由局部注射於肌肉纖維內,幫助肌肉放鬆。由於藥物不會進入到中樞神經系統,所以不會造成無力或嗜睡等副作用,相對安全。且醫師能根據痙攣的部位與程度,進行劑量調整。例如患者的肘關節痙攣特別嚴重,就在二頭肌施打較多劑量。謝孟倉醫師說,中風後肢體痙攣的患者仍積極透過藥物治療與復健,改善痙攣狀況,注射肉毒桿菌素能幫助復健過程更加順利,降低復健時的阻礙及疼痛感,只需每四個月回診一次,患者治療接受度較高,通常治療後 2 至 3 週,痙攣會有所改善。他提醒,即使藥物注射可維持較長效果,仍要定期回診追蹤,以掌握恢復狀況。

義大完整照護系統,鼓勵患者勇敢接受治療

「患者中風後多少會有失能現象,嚴重可能會昏迷不醒或完全失能,對照顧者帶來沉重壓力。」謝孟倉醫師談到,多數患者與家屬對於現況都會感到挫折與恐懼,加上這是一場長期照護的拉力賽,如果有更完善的醫療系統支持,對患者跟家庭都會有所幫助。

在義大醫院,腦中風患者入院後,會立刻啟動完整的全人照護模式,除了藥物治療、復健之外,同時也會主動追蹤與轉介,幫助患者與家屬掌握復健進度,避免失能。照護系統中包括藥師、營養師、社工師、心理師等專業團隊共同協助,讓患者從中風初期到出院後,無論是返家、或至日照中心,甚至是啟動長照 2.0,都能讓患者得到連續性且全人的完整照護。

謝孟倉醫師也鼓勵患者與家屬,初期進行所有的治療與復健,可以大幅提升肢體未來的功能性,因此切勿灰心,掌握黃金治療期,積極面對腦中風後的中長期復健,仍有機會扭轉人生。他也建議患者平時要多留意自身狀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身體若有症狀務必盡速就醫。

文/王芊淩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3成患者劇烈頭痛前會耳鳴、暈眩!「預兆性偏頭痛」腦中風機會較高
腦中風、痛風樣樣來!水喝不夠從頭到腳都出事
腦中風跟心臟急症哪個可怕?在院黃金治療時間都不到 90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