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安眠藥使用量佔全球第十!四分之一人口都有睡眠困擾

台灣去年安眠藥使用在全球排名第 10 名,顯示使用量極高,失眠問題在疫情下更加劇,臨床醫師觀察發現疫情造成失眠對年長者影響更大,臺大醫院精神部、睡眠中心主治醫師陳錫中醫師說:「失眠主要90%還是跟其他疾病相關,不管是心臟、腸胃、心理等,在不得不用的情況下在最低限度地使用安眠藥才是安全。」

國人安眠藥用量超過一億顆!

根據臺灣自殺防治學會今年的民調發現,全台約 25%的民眾有睡眠困擾、輕度失眠的問題,15%到重度失眠,不少人會仰賴「安眠藥」幫助睡眠,但安眠藥若錯誤使用反而造成慢性失眠、藥物成癮等問題。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過去統計單一款安眠用藥一年就超過一億三千萬顆,但有些安眠不是醫師開的,有些是親朋好友贈送,造成藥品不當使用的風險增加,有 30%自殺的人會利用安眠藥來輕生。」

經過統計,台灣從 103-107 年整體的鎮靜安眠藥使用總量有上升趨勢,顯示有睡眠困擾的民眾明顯增加,醫令總量曾一度到達 9 億 7 千萬筆資料。其中最常被使用的安眠藥佐沛眠(Zolpidem)的醫令量,在 107 年增長至一億三千多萬筆。 

安眠藥與死亡風險有關!正確使用五大原則

但過度仰賴安眠藥是有其風險,研究發現當安眠藥使用增加與整體死亡風險增高,陳錫中解釋:「因為會使用安眠藥的原因很多,唯一確定是都使用安眠藥與死亡的風險,勝過失眠本身,有可能安眠藥使用可能抑制呼吸、增加感染風險,間接透過機轉增加死亡風險,但也不是每一款安眠藥都跟死亡風險有關。」

到底民眾該怎麼看待安眠藥的問題?該不該吃?陳錫中強調:「身體很多修復都還是要靠良好的睡眠,所以在不得不用的情況下,想辦法把它控制在最低有效的量,減少次數,因為當吃得越多副作用越強。」

  • 採用短效性藥物
  • 使用最低有效劑量
  • 給予間歇性的服藥方式 (2-4 次/週) 
  • 限制療程的持續時間 (整體< 3-4 週) 
  • 在停藥時逐步降低劑量 

疫情下失眠比例增!非藥物治療睡眠也很重要

尤其在疫情之下此問題更需要受到重視,在臨床上發現疫情期間有失眠困擾的高齡者變多,本來年長者就會因為年齡增長比較容易有睡眠問題,在疫情之下減少機會戶外活動、有少了社區據點、土風舞、社交情況,因此更影響到睡覺的能力。

想要解決失眠最重要還是得找出導致失眠的主因,台大醫院護理系吳佳儀副教授指出:「民眾可以配合心理師、醫師,逐步找到失眠原因,得到真正問題的處理,並且搭配非藥物的治療階層治療。」

  • 運用非藥物治療 
  • 睡眠衛教 
  • 刺激控制法
  • 睡眠限制法 
  • 放鬆訓練
  • 認知重建 

國衛院針對「台灣鎮靜安眠藥不當使用之防治策略」,彙整國內外失眠診治、安眠藥使用與非藥物治療指引暨跨科臨床觀點,共同編纂「失眠診治準則」,未來也考慮編纂針對一般民眾的版本。

文、王芊淩/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睡不好該掛哪科?睡不好就是失眠?專家:慢性失眠未就醫恐罹患憂鬱症
睡眠不足影響疫苗效力?打完疫苗有可能「失眠」 專家這樣解讀
營養師解析「助眠」營養成分 提醒勿擅自取代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