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氧能治療「慢性傷口」嗎?什麼情況使用、治療狀況一次明白

一般傷口通常在 1-2 個星期內會慢慢癒合,但對於困難癒合的傷口,像是糖尿病足、慢性潰瘍、車禍外傷等等,可能因為感染、血液循環差遲遲無法恢復。其實在治療傷口期間可考慮搭配「高壓氧治療」,豐榮醫院院長應思漢解釋:「高壓氧能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血管及組織新生,活化免疫細胞對抗細菌,幫助傷口癒合。」

什麼是高壓氧?為什麼能治療傷口?

事實上高壓氧治療歷史悠久,早在 17 世紀便開始有運用在醫學上的記載。經過數百年發展,在19世紀的時候確定了高壓氧的治療地位,時至今日應用範圍已更為廣泛。不單單只是常聽到的潛水夫病能用,許多難以處理的問題如慢性傷口、腦傷、中風等等,都能透過高壓氧的輔助獲得很大的改善。患者待在特製的壓力艙內,透過加壓並呼吸純氧,讓血液溶解更多的氧氣,改善身體組織缺氧及增加細胞存活。

只是不少民眾有疑惑,為什麼暴露在大於一大氣壓的純氧中就能有治療疾病的效果?豐榮醫院院長應思漢解釋:「能有這樣的效果,主要是高壓的純氧環境能讓血漿攜帶更多的氧氣,氧氣的自由基可增加免疫細胞活性,而提高體內氧氣濃度同時可以促進血管新生,武器充足的白血球源源不絕被送到傷口,自然細菌感染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高壓氧治療跟血液循環習習相關!當人體血漿攜帶氧氣變多,送入組織氧氣就會增加,受傷的地方就有可以長新的血管,減少組織的腫脹,加速傷口修復,減少細胞壞死的範圍。

高壓氧治療對慢性傷口有哪些好處?

因此對於缺血性潰瘍、車禍或外傷後肢體碾傷、及中風後臀部褥瘡等,只要經過合適的治療一段時間卻沒有癒合,就可稱之為慢性傷口,慢性傷口是適合用高壓氧來輔助治療的。應思漢提到:「除了幫助慢性傷口的癒合,高壓氧治療同時也具有抑菌、殺菌的作用。它能在不缺氧的狀況下幫助患部的血管收縮,進而協助外傷或手術傷口的消腫與復原。」

特別是慢性傷口因為缺少了皮膚的屏障,長期下來細菌跑進身體容易產生感染,讓傷口更難以癒合。所以如果已經使用某種方式照顧傷口超過兩個星期卻都沒有明顯改善,就應該要改變治療的方式。若能及時的給予高壓氧氣治療,可幫助傷口癒合,降低患者感染機率。

每間醫院高壓艙能加壓的壓力不同,應思漢坦言:「治療慢性傷口不需要太大的壓力,一般高壓氧治療所使用的壓力為 2-3 個絕對大氣壓,每次一個小時,大約三次就可以看到傷口的改變。」

照片檔 ID:1075626184

高壓氧治療不只適用於慢性傷口!部份有健保給付

高壓氧對於許多民眾來說是一種相對陌生的治療方式,但其實有些特定疾病是有健保給付的。健保給付高壓氧治療的疾病,通常是緊急、危及生命或是複雜的狀況。例如一氧化碳中毒、嚴重的潛水夫病,就需要短期間密集接受高壓氧治療,而且會做到比較大的壓力與比較長的時間。

臨床上「有健保給付」的適應症如下:

  • 潛水病(減壓症)或急性氣栓塞症
  • 一氧化碳中毒(氰化物及氣體中毒)
  • 氣壞疽病
  • 慢性復發醒骨髓炎
  • 肢體壓傷伴有創傷性出血
  • 放射性骨壞死、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腸炎
  • 急性燒灼傷、二至三度燒傷,表面積介於北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九十

而健保不給付的適應症如下:

  • 動脈灌注不足
  • 植皮或皮瓣
  • 突發性失聰
  • 顱內膿瘍
  • 慢性傷口
  • 嚴重貧血

除了以上六項以外,休閒潛水、中風復建或其他預防性治療也不在健保的範圍內。如果需要照顧慢性傷口,依照不同的病情所需治療的次數不同。目前高壓氧自費價格從 1-2 千塊到 4-5 千塊不等,醫院不同設備成本不同價格也有差異。

高壓氧治療會不舒服嗎?

加減壓的過程會造成身體的不舒服嗎?其實不用過於擔心,治療過程類似坐飛機或搭車上高山的感覺。加壓過程身體會感覺熱、而減壓過程感覺到涼涼的,比較常見的不舒服是在耳朵。壓力的變化會讓耳膜受到刺激,這時可以做耳壓平衡動作:如吞口水、打哈欠等。應思漢提到:「若是難以做耳壓平衡,像是中風患者如果沒辦法自己調整壓力的話,也可以請耳鼻喉科醫師在耳膜上開個小孔,讓內外壓力相通就不會有耳朵不舒服的問題。」

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高壓氧治療,事前還是得經過高壓氧專科醫師的評估。因為還是許多高壓氧治療的禁忌症,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氣胸、癲癇症、懷孕、幽閉恐懼症、惡性腫瘤、眼、耳、鼻喉疾病等等。

人體的能量的產生、組織的修復都離不開「氧」的參與,高壓氧運用的範圍未來將更加的廣泛,如今國內不少大型醫院、美容中心都設有高壓氧中心,對於過往用傳統治療方式沒辦法改善的族群,或許高壓氧是個值得嘗試的治療方式。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1.採訪專家:豐榮醫院院長應思漢
2.參考資料:高壓氧治療慢性傷口?

延伸閱讀
物理治療師腦出血左癱 高壓氧治療讓他可以「讚」起來
科學家從「魚皮」找靈感!用幹細胞解決褥瘡、糖尿病足等難治療傷口
年長者皮膚特別薄小心摩擦就受傷! 皮膚科醫師:連洗澡水溫都該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