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的黃爺爺半年前開始有走路時臀部麻痛的問題,連出外散步都走不到100公尺就要坐下來休息,後來診斷出是俗稱「腰椎骨刺」的腰椎滑脫併椎管狹窄,復健、電療、熱療都沒有效果,但又怕動大手術會有高風險,十分為難。
幾十年的姿勢不良不會跑掉
基隆長庚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昝文清說,俗稱腰椎骨刺的腰椎狹窄,是中老年人很常見的退化性疾病,「但這不是正常的老化,是幾十年的姿勢不良造成的,年輕的時候身體還有自癒能力,覺得沒關係,但老的時候累積太久,就爆發出來。」
像這位病例中的爺爺,就是脊椎內負責維持穩定性的黃韌帶「增厚」,壓迫到神經,所以出現酸麻的感覺,「有點像我們手長繭,是使用過度造成的組織增厚,脊椎裡面包著神經,一增厚就壓迫到,就會酸麻,然後連接到下半的臀部也會疼痛。」
用「一個洞」的微創減壓手術取代「一條龍」的傳統手術
昝文清說,傳統的腰椎手術是從背後順著脊椎切開「一條龍」,「這要把後面組織燒開,挖下去找點,等於你做完手術,脊椎後面的肉都不見了,所以有些人動刀之後,肉會變得硬硬的,因為裡面的組織已經消失了。」動完刀後,病患還要佩戴背架進行長期復健,對經濟、心理上都是一個壓力。
融合手術則是將受傷點「固定」起來,比如最常滑脫的腰椎4、5節打骨釘固定,但昝文清直言,「脊椎天生下來的設計就不是用來固定的,是要運動的!你打釘,很諷刺的是,這樣保護了4、5節,卻傷到了第3節,所以很多人做完手術之後,接下來就是3、4節也受傷。」
而且永久性植入物在人體中,會有人出現排斥反應,「就是會覺得背後有怪怪的感覺,可能出現其他地方的疼痛、僵硬,但怎麼辦?只能跟著它相處一輩子。」昝文清說,如果有能夠減少人工傷害的手術,當然要優先選擇,把影響降到最小。
「腰椎經皮隧道減壓手術」適合所有年齡層
「腰椎經皮隧道減壓手術」是用X光定位,在脊椎的病灶上打一個準確的小洞,直接穿透到增厚的黃韌帶,不用燒開大區域的組織,把多餘的黃韌帶驅除,恢復神經功能。全程用內視鏡,速度很快、傷口只有1公分,而且只移除了多餘的增生組織,沒有植入人工物,病患的排斥也較小。
因為手術風險很小,案例中的黃爺爺雖然已經85歲,還是可以接受這項手術,黃爺爺自述,「原本左腳痛,每天要走的路都無法,但做了這個手術,隔天就下床走路了,而且傷口很小,完全沒感覺,我還可以自己洗澡。」
昝文清說,很多老人家因為怕手術風險,都寧願「忍痛」而不去治療,但其實現在有這項手術技術,高齡、骨質疏鬆、洗腎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千萬不要忍到下肢肌肉萎縮才來,那時候幾乎做什麼都很難治療,就要坐輪椅度過。
目前昝文清15年來進行過1500多例的手術,8成患者明顯改善,其他沒有改善的患者也可以再去進行傳統手術的治療,不過這項手術健保沒有給付,必須自費,一次手術大約13、14萬左右。但昝文清說,其實大手術的復健跟背架花費也很高,但「這種小的手術要擺在前面選擇,一開始就選大手術,後期就沒什麼可以選了。」
但這種手術對於單純的下背痛比較不適合,因為不是延伸到下肢臀部,表示並非壓迫到神經造成的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需要詳細的評估判斷。但如果是走路時會感到腰、臀、腿酸麻,或是站不久,就可以適用這樣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