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傷害不用怕!這 4 種組織慢性傷害可透過運動訓練改善!

20230911_肌肉骨骼傷害不用怕!這-4-種組織慢性傷害可透過運動訓練改善!

徒手訓練解痛全書

物理治療師✕訓練專家聯手,90個徒手動作✕4大訓練計畫,改善五十肩、網球肘、膝關節炎

作者:羅斯.克利福德(Ross Clifford)、艾許利.凱琳(Ashley Kalym)

出版社:采實文化

責任編輯:趙乙錚
推薦原因:如果你常運動或做體力活,就會很熟悉肌肉痠痛的感覺,只要有適當的休息和營養,發炎過程結束後痠痛就會消退,此時肌纖維會修復,並可能變得更粗壯更強大。透過徒手訓練改善不適的症狀、回復自然的活動度、加強肌力及動作控制,就能預防並全面解痛。

肌肉骨骼傷害或功能失調,可能影響全身的肌肉、關節、肌腱、韌帶等組織,受傷有時候可能是因為明顯的外傷,但有時候也可能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出現。也許你一早起來就發現身體怪怪的,或是原來根本沒感覺,但漸漸變得不太對勁。

如果你現在有類似的問題,別擔心,其實很多人跟你一樣。肌肉骨骼傷害很普遍,其中最常見的是下背部疼痛,幾乎所有人都會在人生中某個階段遇到這個問題。

根據相關研究的估計,在已開發國家中,隨時都有 4% 至 33% 的人正苦於下背部疼痛;有些國家中,肌肉骨骼功能失調甚至占了工作相關病痛的 40% 左右,代表這種問題的主因是生活與工作,反而不是運動傷害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區分肌肉骨骼傷害:慢性傷害與過度使用

所謂「慢性」的疾病或傷害,指的是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或是不斷反覆發生的疾病或傷害,慢性傷害也稱為「過度使用傷害」(overuse injuries),而如果是在明顯創傷後立刻出現的傷害,則稱為「急性傷害」(acute injuries)。

慢性過度使用傷害比急性傷害更為常見,而且很可能起因於工作、運動或休閒活動。這些傷害不會立刻對我們的活動能力造成影響,一開始的症狀也比較輕微,伴隨著或多或少的疼痛與身體問題。如果身體不斷接觸不良的刺激,問題就會惡化。所謂不良的刺激包括特定的訓練或運動動作,但更有可能是久坐,或在工作或休閒時反覆執行某種動作。

慢性過度使用傷害的成因,往往是長時間的壓力累積,超過身體組織的容忍範圍。不管體能狀況如何,都有可能出現慢性過度使用傷害,而這類傷害也取決於壓力的大小、時間,以及身體接受壓力的方式。整體來說,慢性過度使用壓力有三種可能原因:

  1. 組織或身體的體能狀況不佳,無法滿足任務的需求:透過各種功能性動作,建構身體各部位的韌性。
  2. 環境造成的傷害:可以留意一下桌子的位置、駕駛姿勢、訓練及運動器材等等,看看是否有辦法做些調整來減少身體承受的壓力。
  3. 活動本身帶來過量的壓力:體能和健康狀況相對較佳的人如果因為久坐而產生下背問題,常常會懷疑是否自己的脊椎出了問題。不過,答案往往是「沒有問題」,畢竟人類的脊椎本來就不適合讓我們以脊椎彎曲(彎腰駝背)的方式久坐。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慢性肌肉骨骼傷害類型

許多問題其實都是慢性過度使用傷害,或曾經是急性傷害但最後沒有完全修復。這些問題可能影響全身的肌肉、關節、肌腱及韌帶。

1.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可能發生在全身任何一個部位,但比較常見於橫越兩個關節的較長肌肉,常常發生肌肉拉傷的部位包括腿後肌和小腿肌,它們都承受相當大的負荷,也是減慢動作和吸收力量的關鍵肌群。

如果疤痕組織修復狀況不佳,腿後肌和小腿肌的拉傷都可能變成慢性傷害。透過一些建議的訓練動作,讓它們更有辦法應付日常生活所遇到的負荷,來達到最佳的修復效果。

2.肌腱問題

一般認為肌腱問題是發炎所導致,肌腱問題常出現於肩關節、肘關節、膝關節,以及踝關節,但經過討論,會發現更可能的原因是肌腱退化。相關的研究與經驗也指出類似的概念,而訓練動作來協助「肌腱病變」的復健,並進一步預防肌腱問題發生。

3.韌帶問題

韌帶問題如果沒有完全修復,可能會變成慢性傷害。如果沒有針對受傷韌帶的周遭施予漸進式的負荷,新生的疤痕組織很可能無法健全發展。此時如果突然受到外力衝擊,就算只是一般的活動,可能也會發現患部腫脹甚至疼痛,類似狀況在腳踝「內翻」扭傷後相當常見。

韌帶受傷後,患部關節甚至可能出現不穩定的狀況,所以更需要適當訓練患部周遭肌肉,以確保能對外力有妥善的反應,並對關節穩定性提供額外支持,並讓修復的過程更加順利。

4.關節問題

最後要探討的是關節問題,骨關節炎多半出現在承受大重量的關節(當然其他關節也有可能出現),是一種常出現於老化關節的症狀,但並不是只有老年人會有這種症狀。年齡確實是骨關節炎的一個風險因子,但是基因、肥胖、受傷史也和骨關節炎有關,甚至營養與水分補充也會有影響。

許多人都認為骨關節炎無法改善,或認為活動只會讓骨關節炎惡化,但這兩種觀念都不一定正確。有證據支持的特定訓練動作,能夠藉此控制骨關節炎帶來的疼痛等問題。

編輯/趙乙錚、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研究顯示走路運動減少關節炎疼痛! 醫:掌握運動強度 肌力訓練有助關節恢復!
延遲性肌肉痠痛吃什麼?營養師揭運動健身後要補充 4 種營養素!
退化性關節炎需常跑醫院做電療?適度運動降低疼痛、減輕關節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