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流失無力運動? 3 穴道補氣血、預防肌少症

30歲以後,肌肉便開始因老化流失,漸漸形成「肌少症」。肌少症讓人感到虛弱、四肢無力、容易跌倒,影響日常活動也降低生活品質。中醫認為,肌肉的生長與脾胃功能有關,揉按三個穴道有助養脾胃,預防肌少症。

3 穴道預防肌少症

中醫認為「脾胃虛弱」是老年肌少症主要病因,脾氣健旺則肌肉豐滿有力,因此調理脾胃、補氣血、養脾胃對預防肌少症很重要。

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方四指處,小腿外側凹陷處。或從膝蓋下三指。脛骨外側兩公分取穴。
功效:具有調理脾胃、化濕消滯、扶正培元的功效,有助改善胃脹胃痛、缺乏食慾、消化不良、便秘或腹瀉的狀況。

太溪穴
位置:足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凹陷處。
功效:太溪穴為補腎大穴,能滋陰補腎。

三陰交穴
位於足太陰經、足厥陰經、足少陰經,三條陰經之交會處,故名「三陰交」,又稱承命。
位置:小腿內側,腳踝骨上三指處,脛骨後緣凹陷處。
功效:有助調理肝脾腎、補充血氣、能補脾通氣,調血祛風濕,舒緩腹脹、食慾不振、脾胃虛弱或消化不良的狀況。

文章內容來源:肌少症只能靠運動恢復?中醫師建議喝 1 物、按 3 穴道幫助保健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一圖看懂5大「肌少症」徵兆及潛在問題
肩推新手必看! 4 個建議讓你正確無痛做肩推
肌肉好處多多!降低罹癌風險與致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