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割喉案/如何補漏社會安全網?從三大徵兆找出「高關懷孩子」

正值美好青春歲月,新北市國三生遭割喉,在校園內丟失寶貴性命,事件引起各界譁然,家長也人心慌慌擔心類似事件再發生,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分析:「這些需要高關懷小孩,不是單純自己有問題,70% 都與背後照顧者、居家環境有關,家長老師可從生活中觀察,在還沒發生事件之前做有效處理與疏導。」

高社經地位家庭孩子也可能出現價值觀混淆

校園安全是社會需要共同建構,但不可否認這樣駭人聽聞的校園攻擊事件,可能只是社會中的冰山一角,仍有許多沒有看到的危機,仍持續在發酵著。過往既定印象總認為,這樣事件只會發生在父母工作比較忙、隔代教養、單親家庭較容易疏於照顧、陪伴不足,但醫師發現其實高社經家庭也有同樣狀況。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提到:「高社經地位的家長,工作需要忙碌的事情更多,可能會用其他的方式像是金錢、物資來滿足,變成小孩在學校時會有些價值觀的混淆、誤差,為什麼在家裡可以、在學校就不行。」

當有誤差混亂跟同學在網路上討論,此時又得到不是正確回饋、分享,青少年導致心理不能滿足、自我情緒無法抒發,可能會藉由其他的方式,達到自己的掌控感。

行為、情緒出現改變要警覺!醫療單位及早介入

當孩子出現改變時,不論是家長、老師及早的發現非常重要,在暴力、衝突事件之前,就結早介入處理,但該如何及早警覺孩子有異常?許正典建議可以從以下三大方面觀察起:

一、學校參與率有無規律性

孩子是否準時到學校參與學習,不論是學校內的課程安排或課外活動,當出席狀況不規律、不穩定時,代表在調體自律性時出現問題,可能代表有其他因素干擾著。

比如說在學校內出現學習困難、情緒障礙、人際相處不良的情況,但孩子發現在校外就不會有此問題,孩子就開始遠離校內,遠離學校規律性的生活,通常這是行為顯而易見的改變。

二、情緒控管與調節

孩子本來是乖巧、配合度很高,突然沒辦法調控自己的情緒,容易在壓力一來就暴走。除了外放的情緒、也要觀察內收的情緒,發現孩子開始不表達,以前都會分享班上同學事情,現在什麼都不說,還越來越疏遠離,甚至還提到「不想唸書」、「唸書沒什麼意思」。

家長也可觀察孩子網路上搜尋哪些訊息,若出現自殺意圖、或是為滿足自己的慾望,想要征服別人、控制別人、讓別人痛苦,若搜尋這方面資訊都是不對勁狀態

三、睡眠、飲食習慣改變

孩子已經睡眠時間正常,但現在晚上爬起來偷偷上網,甚至跑出門不回家,出現嚴重睡眠困難以外,孩子開始吃東西變得不規律,飲食出現調節障礙也是異常指標之一。

多管齊下孩子都會變好!形成良善的力量

許正典說:「可以從孩子的行為、情緒、思緒中觀察起,心裡從若是從比較規律正常表現、到突然異常衝動的反應,這些是需要高關懷小孩,一定不是單純自己有問題,70% 問題都與背後照顧者、居家環境有關,需要了解家裡面出了什麼狀況,或有哪些其他干擾因素影響。」

當學校老師、家長察覺到孩子有異常,必須先理解是生理異常、心理異常,不管是哪一種異常都建議到醫療機構做確定跟診斷,藉由藥物、諮商、輔道多管齊下,慢慢回到學校的管道,許正典強調:「孩子一定可以恢復,再怎麼先天不良,藉由後來環境教養、對待,都是可以讓他形成良善的力量。」

諮詢專家: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

文、王芊淩/圖、黃懷賢

延伸閱讀
校園割喉案/目睹喋血案!兒心權威高淑芬建議做 3 件事,陪孩子走出創傷
心理創傷能復原嗎?諮商師解析面對創傷的 4 個步驟